香山帮高手的造园往事

韩良源:修复假山中的“李、杜”
眼前这位81岁的老人名叫韩良源,他儒雅、矍铄,精神头十足。从他递来的名片上的“山水韩”几个字,我意识到对面坐的老人来历不凡,他是赫赫有名的苏州香山帮叠山世家韩派假山的传人。“山水韩”是一种品牌的叫法,也是当地流传下来的习惯。因为在古代,人们习惯于将技艺超群的某人的姓和他所擅长的技艺合在一起称谓,如明代上海人张南阳,以画理叠山出名,世人遂称其为“山子张”。来拜访韩老之前,苏州世界遗产办公室的沈亮先生告诉我:“韩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叠山世家。韩老虽年事已高,深居简出,但这几年苏州大小园林的修复,无论哪家都要请他去看上一看,提提意见。这样的邀请他从不回绝,因为他放心不下,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大半儿都是由韩家建造或者修复过。”


韩良源的故事得从他的祖父韩恒生说起。清咸丰年间,韩恒生出生在苏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时正逢苏州园林营造的鼎盛时期。长大以后,因机缘凑巧,他谋到了一个替苏州府衙看园子的差事,每日徜徉于假山花草之间。韩恒生是个好园丁,看见略有损坏的山石,他总要尝试着修补,尽职尽责。久而久之,这一本事竟让他无师自通并小有名气——别处的园子坏了,也来请他修补。再后来,他自己也创作一些假山小品。到了晚年,韩恒生把自己一生心得传给了韩良源的父亲韩步本。韩步本在继承父亲所传授技艺的基础上,专攻假山,成了一位颇有名气的专业叠山师。 韩良源14岁的时候,父亲开始教他祖传的叠山绝活。在他的记忆中,父亲经常带他外出观山登山,“观察大自然中真山的好处是,让我打小就知道山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有着时凸时凹的立面不整齐的形状。有的山有大而弯折的石缝,缝里还生长着树和草。这些观察对我后来的叠山有着很大的影响。”韩老说。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