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需要酒令吗?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5期 作者: 李晓光 刘言 

标签: 历史拾遗   古代生活   文化符号   

酒令虽为助酒游戏,其设置之初却是为监督人们喝酒。从春秋时期的监酒官,到唐代的酒令“章程”,都说明它虽是游戏但更重规则的性质。古往今来,酒令之乐,亦是游戏规则之乐。回忆近代以来酒令在中国社会的传承、衍变,我们仍可从中触摸到社会游戏规则的脉动。
“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会喝一两的喝二两, 这样的朋友够豪爽! 会喝半斤的喝一斤, 这样的哥们最贴心!”这都是当下酒桌上的劝酒词。类似这样的恶性劝酒,让原本令人欢娱的饮酒成了图中这样令人厌恶的“应酬”。绘画/李智敏

游戏古韵渐行渐远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似乎是一派新气象:沿袭了数千年的帝制、皇权被推翻,手握枪炮利器的革命军人掌握了政权;为救疲弱之中国,“西夷之技”被引进,新文化运动兴起,中国传统遭批判。那么,千百年来依附于文人官员们贵族生活的雅致的文化传统又该何所依托,它们将如何在崇尚革命的社会新气象中得以传承?至少,那些酒令文化落在谁家?

好在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弃旧迎新。比如辛亥革命的先驱之一、曾在湖北和日本从事革命活动、后来成为一代国学大师的黄侃。

责任编辑 / 康晶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