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坛家乡味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3年第02期 作者: 韩韬 

标签: 文化遗产   

腌菜,是过日子的菜,里面藏着最朴素的味道,却也是最复杂的味道。走遍中国,相同的时令鲜蔬一经洗晒发酵,就能酿出千万种不同的滋味,甚至是一坛一味。其中的道理,夹杂着家族的技艺,也夹杂着故乡的记忆。
怀念晒“青”
把绿绿的小青菜,搭成排、串成串,被阳光揉皱了,才能进缸、进坛腌成美味。过去,每值入冬时节,这晾晒的情景便成为风景,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自自然然让人想到母亲和外婆,传统的生活习惯,也是我们对故乡的“情结”。

我为我的味蕾感到骄傲,我比朋友们,更善于分辨和记住味道,这尤其为我的旅行增加了乐趣。美食一度曾是我区分地理空间的核心方式,而有一样食物我认为最能标明各地的千差万别,那就是“小”腌菜。

谓之“小”腌菜,可以表达一种亲昵,它不是山珍,也不是海味,有时身份只是小饭馆送上的开胃菜,甚至上不了菜牌。但是,它就那么酸香爽脆地一出现,你便不会觉得吃油腻了太腻,吃清淡的又没味道。

责任编辑 / 刘睿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