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鲜』之道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3年第02期 作者: 王渤海 纪惠 

标签: 越南   平潭县   威海市   东兴市   文化遗产   

发酵可以让味道变得醇厚酸香,但是有一种发酵食品却很特别,在发酵中获得的是『鲜』而非酸,更神奇的是,它还能调和、平衡众味,这就是独属渔家的『酱油』——鱼露。在一位广西京族手工鱼露制作人的作坊里,藏着它美味的秘诀。鱼露是东南亚国家的贡献?还是原产中国?争论甚多。作者探寻过去,遍说美食,一重重谜团渐渐打开。
鲜,是大海的极味
在鱼露的世界里,鱼是主角。四面八方的渔家汉子,寻着渔汛去赶海,将五色斑斓的海鱼收入网中,其中经济价值不高的杂鱼小虾,便拿去做鱼露,靠海吃海的渔民,总会珍惜大海给予他们的任何一点恩泽。

“味鲜”之争

事件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东京的池袋,名店比肩,食肆林立。在当地一家越南餐馆里,两位越南籍农学博士召集了日本食品业界的知名专家,准备为一样不起眼的调味料出头。

他们舍弃了以鲜美著称、口味多样化的日式酱油,而只用越南鱼露烹调菜品,然后交给与会者品味评鲜。北里大学水产学部的太田静行教授,一向对鱼露不感兴趣,但美味当前,他完全改变了看法:“过去闻鱼露的味道不习惯,想不到用于烹调,食材的美味不但不被遮盖,且更突出,这一点比酱油更有优势啊。”另一位学者斋藤则诗意地将鱼露之味称为妙不可言的“隐味”,同席的其他美食家也纷纷附和。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