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邦制的面纱之下
标签: 历史拾遗

1919年2月20日,上海,南北议和会议正在举行,这是双方和平统一的最后机会,结果并不成功,联邦制试验悄然兴起。
进代中国曾有一个梦想,在当年被追寻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它便是地方自治。地方自治在晚清萌芽,在上世纪20年代初的“联省自治”运动中达到高潮,但随后,它就被刻意遗忘了。这似乎也是命中注定,谁让它被与各种“恐怖”的标签,诸如“军阀割据”、“门罗主义”乃至“分裂”等等捆绑在一起呢?不过历史的真相,或许远没有这么简单。

君主专制
这是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的作品,描绘18世纪末,乾隆皇帝接见大臣时的情景。三叩九拜在这位外国画家看来,正是中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象征。
这是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的作品,描绘18世纪末,乾隆皇帝接见大臣时的情景。三叩九拜在这位外国画家看来,正是中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象征。

议会民主
这是18世纪的英国国会,议员们正通过口头辩论来保护英国人的权利。议会是实现民主民治的机构,它在近现代被中国人引进,逐渐改变了当时中国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绘画/B.Cole
这是18世纪的英国国会,议员们正通过口头辩论来保护英国人的权利。议会是实现民主民治的机构,它在近现代被中国人引进,逐渐改变了当时中国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绘画/B.Cole
五千年文明
是否只有中央集权一个选项?
我们今天习惯说中国具有悠久的“大一统”传统,地方主义并不是中国人所向往的。这些说法久已成为常识,甚至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然而诉诸于历史事实,却还有重新认识的空间。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