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
活色生香的中国近代建筑史

飞檐翘角的古雅·大礼堂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仰望湖南大学大礼堂,可能会令人忘却自己正身处校园中,而在欣赏一处古雅的传统建筑。这仅是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诸多风格中的一种,折衷主义、西洋古典主义、早期现代主义等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典型的建筑风格,都和谐共处。
建成时间/1953年
建筑风格/民族主义
设计师/柳士英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仰望湖南大学大礼堂,可能会令人忘却自己正身处校园中,而在欣赏一处古雅的传统建筑。这仅是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诸多风格中的一种,折衷主义、西洋古典主义、早期现代主义等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典型的建筑风格,都和谐共处。
建成时间/1953年
建筑风格/民族主义
设计师/柳士英
三个人和一所学校
1925年初夏的长沙,已经炎热。
一位青年身着长袍,手提行李,从刚靠岸的渡船上跳下来。他年岁不大,不过二十六七,满脸英气。尤其是那双眼睛,炯炯如岩下电。他抬头看了一眼前方,是一座娟秀而郁郁苍苍的山,山脚下隐约露出一两角墨色的飞檐—就是那儿吧,他此行的目的地:岳麓书院。不过,这座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闻名遐迩的千年学府,此时并不叫岳麓书院,经过清末的学校改制,它更名为湖南高等学堂。尽管仍然沿用古色古香的院落办学,但已然是一所现代大学。这位青年远行至此,所为何事?是求学?还是任教?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