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澄泥砚
由泥到宝的华丽转身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01期 作者: 长歌 

标签: 新绛县   发明与技术   文化符号   文化遗产   

澄泥砚因是“泥”制,在外形塑造上优于石砚。图上的砚,雕有繁复的云纹和飞天,对于不知者,会被人误以为是件精美的微雕。键盘指触的时代,文房四宝早已落伍,但澄泥砚的文化价值,使之成为艺术品。

水与泥的凝聚

九曲黄河奔泻入海,一路上吸收众多支流。纵贯山西的汾河,就是其中著名的一支,独特的汾水酿出耳熟能详的汾酒。然而,由于地形的缘故,无论是主干,还是支流,都一同在晋南松弛下来,滚滚黄泥骤然沉降,逐渐堆积成肥沃的晋南平原,哺育出最早的华夏文明。与此同时,另一种水与泥的神奇组合,也悄然登场。

自山西北部管涔山发源的汾河,汇太岳、太行、吕梁、恒山、五台、中条诸山众支流,在新绛拐弯向西时,河道渐宽,流速平缓,上游流水中所含的金、银、铜、铁、镁等金属矿物及其泥沙沉积成床,形成得天独厚的黄泥,1400多年前,绛州先民用勤劳、智慧和汗水,把这一方水土幻化为成澄泥砚。遗憾的是,历史文献并没有给那位绛州的发明者留下姓名,更没有完整的传承谱系,留下的只是“绛人善制澄泥砚”的模糊记载。

责任编辑 / 李晓光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