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古越今的麦香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02期 作者: 日下 

标签: 文化符号   古代生活   

北方人的餐桌上,几乎顿顿少不了麦面做成的主食。汤面、馒头、烧饼、饺子,貌似平庸无奇,却是中国人的元老级食物,咬下的每一口,品出的每一种滋味都混合有古今交汇的味道。面食,书写着一部中国人独有的食物进化史,让我们来一场穿越,仔细打量一下它的前世与今生。
煎饼是正月的重要吃食。汉代时,正月初七为“人日”,北方人多在这一天做煎饼,叫做“薰天”。宋代之前,吃煎饼的时间改在正月二十三,人们将煎饼置于屋顶,象征女娲炼石补天。现在煎饼是北方人的常食,这家山东沂蒙的煎饼作坊正现磨五谷,现摊于鏊。山东的煎饼被蒲松龄誉以“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如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最是著名。摄影/安柏余

宋代的苏轼写过一篇《温陶君传》,讲述一位名为“石中美”君的人生起伏。这位仁兄本姓麦,因幼时脾气轻躁,遂从汤先生游历。成熟之后,中美蜕变得白皙修长,温厚柔忍。后来,他与圃田蔡甲等人一道被推荐给秦王。秦王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遂“充上心腹”,“旦夕召对”,并赐食温、定陶二县,故号温陶君。中美为人柔和,本来深受重用。可是一次上朝,因为进谏过于刚鲠,引发圣意不快,加之谗臣蛊惑,秦王渐渐疏远中美。他不禁感叹:“昔也得充心腹,而今也遽不信,是有不善我之心。虽使时或思我,彼将不尽矣。”从此称疾,远离皇权。

温陶君是苏轼的影子。这位被谗言蛊惑的宋神宗一步步贬谪的文豪,显然在一浇胸中之“块垒”。有心的人会发现,“石中美”的真意是“食中美”。他经过热汤游历,白皙温厚,正是食中最佳美者——汤面。被秦王器重,乃是与圃田园中的蔡(菜)君一起让饥饿的君王肚满得意的缘故。有趣的是,文章的结尾,还让温陶君繁衍出四族子弟,即浑氏(馄饨类)、扈氏(、饼类)、索氏(索饼类)、石氏(泛指面食类)。

责任编辑 / 贾欣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