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都清源
与洪水斗大的城

城门外,“市中心”
图为清源西关市楼,市楼是山西中部一带常见的地标建筑,且为象征商业的建筑,通常设在城中最繁华之处。清源市楼与众不同的是,它既不设在主城内,也未设在商业最繁荣的南关,而建在了西关。该建筑的始建年代不详,重修的最早记录在清初,建筑历史应该并不太久远。或许它的诞生,正为了平衡清源的商业布局,让清源走上全面“商业化”之路,同时又带动西关防洪设施的建设。
图为清源西关市楼,市楼是山西中部一带常见的地标建筑,且为象征商业的建筑,通常设在城中最繁华之处。清源市楼与众不同的是,它既不设在主城内,也未设在商业最繁荣的南关,而建在了西关。该建筑的始建年代不详,重修的最早记录在清初,建筑历史应该并不太久远。或许它的诞生,正为了平衡清源的商业布局,让清源走上全面“商业化”之路,同时又带动西关防洪设施的建设。

半城之湖
在清源城中,烟波浩渺的东湖格外引人注目。华北地区气候相对干旱,难得出现这样的景观,原因是清源的地势、河流、泉水、城墙共同作用的结果。清源西依吕梁山,雨季水多泛滥,而东关地势较低,久而久之,竟将东城门淹没,逐渐成为大泊。图中可见东湖东南角始建于明代的建筑——水阁楼,集亭、台、楼、阁于一体,是清源古城沧桑的见证与象征。
在清源城中,烟波浩渺的东湖格外引人注目。华北地区气候相对干旱,难得出现这样的景观,原因是清源的地势、河流、泉水、城墙共同作用的结果。清源西依吕梁山,雨季水多泛滥,而东关地势较低,久而久之,竟将东城门淹没,逐渐成为大泊。图中可见东湖东南角始建于明代的建筑——水阁楼,集亭、台、楼、阁于一体,是清源古城沧桑的见证与象征。
按省份论,山西人是全国“吃醋的冠军”。醋古称“醯”,和“西”同音,人们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儿”,半带调侃半带亲昵。
醋在山西又有源头,公认的“醋都”在清徐县的清源城。传说尧帝采摘瑞草——“荚”以酿苦酒(古醋),即在清源的尧头村。由此一说,这里非但是山西醋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醋的发源地了。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