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红宝石”对焦,真的“螨”准

    3月的海南,已是旱季尾声,到处都还很干,虫不多。我只好在大白天打开强光手电,寻找叶片背面的小家伙。这里说的小家伙,可都是毫米级的昆虫——普通1∶1的微距镜头已经不能满……

    作者: 唐志远   出自:2023年第04期

  • 鲨齿龙类 白垩纪的陆上“鲨皇”

    在吸引眼球的大型肉食恐龙中,除了“末代君主”霸王龙,大部分最为强悍的种类,都出自同一个家族——鲨齿龙类。在这个兴盛于早白垩世的家族中,体长超过10米、体重堪比非洲象……

    作者: 江泓   出自:2023年第04期

  • 毫末舞微虫,山溪寄浮生 发现多个拟网蚊新物种

    本文主角“拟网蚊”,是一类“朝生暮死”、毫不起眼的蚊类小虫。作者是一名从事水生昆虫研究的研究生,无意间发现它们的存在,探究之下,两三年内命名了5个新物种。貌似熟悉……

    作者: 郑徐弘毅   出自:2023年第04期

  • 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巢观察笔记

    关于燕子的古诗词,有一大半都在描写它们筑巢育雏,往来檐下——这是燕子离人最近的时刻。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住进高楼,近距离观察燕子和燕巢的机会变少,我们越来越难亲身……

    作者: 陈创彬   出自:2023年第04期

  • 燕子的飞行密码

    燕子几乎都是技艺高超的飞行家。不过,燕科和雨燕科的成员,各有各的飞行特点。当眼前闪过一只燕子时,怎样分辨它究竟是燕还是雨燕?本篇分别以家燕和普通雨燕为代表,解读燕……

    作者: 张彤彤   出自:2023年第04期

  • 家燕的私生活

    动物若以“家”冠名,通常意味着伴人生活已久,家燕也不例外。这种最熟悉的小燕子,已在千家万户翩然来去数千年,不过,人们对这位“同一屋檐下”的邻居,或许也没有想象中那……

    作者: 胡杨   出自:2023年第04期

  • 特别策划:燕归来

    提到春天,你会想起什么?桃花盛开,柳树发芽,变得湿润的空气,还是一场细雨?又或是,归来的燕子?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数千年来,燕子……

    出自:2023年第04期

  • 地球流浪指南

    四年前上映的《流浪地球》,开启了国产科幻大片的新时代。 而今年上映的前传《流浪地球2》,以更震撼的视觉效果、更丰富的故事情节, 展示了这场人类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的宏大……

    作者: 鞠强   出自:2023年第03期

  • 去西班牙看猞猁

    猞猁可谓块头最大的“小猫”,它们生性孤傲,行踪诡秘,平时难得一见。作者利用去欧洲学习的空当,专门去西班牙观赏那里的伊比利亚猞猁。

    作者: 林舒一   出自:2023年第03期

  • 不像真的鱼,但它真的“狗”! 养只“河豚”当宠物

    水族市场里,现今也有多种“河豚”,被全世界的观赏鱼爱好者追捧。它们大都被冠以“狗头”名号,均为鲀科物种。其中最受欢迎的,是8种淡水“热带鱼”。

    作者: 唐志远   出自:202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