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上古的五彩英雄

    6000多年来,铜一直是助力人类文明的“经典款”金属。如果要把铜拟人为一位英雄,那他一定拥有蓝色的血液、赤红的心脏、青绿的长髯;色彩斑斓的含铜矿物铸就了他的盔甲,他手……

    作者: 徐欣宇   出自:2025年第06期

  • 人参果 香瓜味的茄子?

    人参果,不就是《西游记》中万年成熟、酷似婴孩的长寿仙果吗?猪八戒不是合格的美食博主,还没尝出味道便囫囵吞下,害得几百年来读者好奇不已。没想到,如今水果摊上竟也有“……

    作者: 语泰   出自:2025年第06期

  •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人类每年消耗的动物蛋白质中,约五分之一来自水产。而这些水产中,超过一半来自人工养殖。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已是一套成熟的产业链,其科技含量之高、涉及领域之广,远超平常……

    作者: 王佳怡   出自:2025年第06期

  • 《簪花仕女图》的“唐风”

    在中国古画中,《簪花仕女图》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长卷之上,华服女子或顾盼、或拈花、或戏犬,不约而同地都在头顶簪着一大朵花。这造型被视为盛唐经典风尚,深深影响了许多……

    作者: 王钊   出自:2025年第06期

  • 满池尽跃黄金蟾 司徒蟾蜍的恋爱季

    说起“金蟾”,人们往往想到那个口衔铜钱、通体金黄的招财神物——除了在年画上出现,还常被铸造成金属风水摆件。这种金灿灿的蟾蜍,在现实世界还真有!只是隐匿深山,鲜为人……

    作者: 路家兴   出自:2025年第06期

  • 给恐龙起名,有哪些“套路”?

    “霸王龙”“剑龙”“马门溪龙”……在资讯发达的今天,许多恐龙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不过,对于灭绝已久、只剩化石骨架甚至几颗牙齿的恐龙,古生物学家是怎么取名的呢?本期……

    作者: 朱子恒   出自:2025年第06期

  • 机械化时代的冬牧场

    游牧时代,牧民逐水草而居,冬天要转场到冬牧场居住放牧。牧民定居后,有自家的固定牧场,可以安排不同季节分块利用。如今随着社会发展,过冬的办法更加多样化。

    作者: 舒泥   出自:2025年第06期

  • 去草原看“天”

    有人说,只有到了大草原,才真正理解“气象万千”这个词汇的内涵。没有高楼的分割、没有污染的干扰,放眼望去,云会一路奔向天边的地平线,阳光、月光会浓墨重彩地渲染……草……

    作者: 舒泥   出自:2025年第06期

  • 草原动物鼠为首

    《博物》往年的“草原牧歌”栏目里,曾详细介绍过马、牛、羊、骆驼、狗等家畜。本期“新牧歌”,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草原上常被忽略、却非常重要的动物—各种鼠类。深入认识它们……

    作者: 舒泥   出自:2025年第06期

  • 草原少年的一天

    生长在草原上的孩子,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日常与“南方”的城乡有何差别?12岁的恩和芒来,是蒙古族牧民的儿子。小学毕业后的这个暑假,他又回到了自家牧场,我们详细记录了他……

    作者: 舒泥   出自:202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