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獭三兄弟


文章出自:博物 2025年第03期 作者: 韩雪松 

标签: 动物世界   地球村公民   

中国分布有3种水獭:欧亚水獭、亚洲小爪水獭和江獭。“画风”类似的它们,长相和习性到底有何区别?从曾经常见到几乎消失,再到如今回归公众视线,它们又经历了什么呢?

在我国淡水生态和“獭文化”中戏份最重的,是欧亚水獭。它们也是分布最广的一种水獭,在亚欧大陆温带、亚热带地区以及北非都有。国内几乎所有省区都有历史分布记录(宁夏除外),如今则大大缩水,只在部分省区零星出现。

欧亚水獭适应性很强,能适应各种无污染的水生环境。由于分布广泛、生境多样,它们分化成20多个亚种,国内至少有5个。总体上,遵循纬度从北向南、海拔从高到低的顺序,不同水獭亚种也呈现出体型渐小、皮毛渐薄的规律。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的种群,毛发密度可达每平方厘米近7万根,能锁住空气形成隔温层防寒。为了每天都能在水中保温,欧亚水獭没有固定的换毛期,会在一年中持续、逐渐地脱毛、换毛。

责任编辑 / 何长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
读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