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雁音书诉衷肠
古人用什么写信传情


文章出自:博物 2016年第08期 作者: 曾笑菲 

标签: 文化文明   

数字时代,我们都享受着讯息“一触即达”的便利。但诗歌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时光回溯,古人的情愫,要反复思量、亲笔写就,再历经颠簸,方可抵达对方手上,被拆阅,再被妥帖收藏。那时,写信既是日常,又是一门艺术。除却婉转的辞藻,书信的载体,也是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七夕这个传说中“金风玉露相逢”的时候,我们来看看从前人们传情的手段。

传尺素:方寸素绢写素心

在纸被发明和推广之前,常用的书写载体是竹木简或纺织品。其中素绢质地轻软、便于携带,成为写信的首选。用来写信的素绢,往往裁成一尺余长,久而久之,“尺素”就成了书信的别称,用以遥寄相思。

“犹冀苍雁赪鲤,时传尺素;清风明月,俱寄相思。”南朝周弘让的《答王褒书》中,点出了尺素的投递方式:大雁、鲤鱼,都可担当邮差。2015年7月的“说文解字”栏目,就讲过雁足传书的故事:元朝大臣郝经出使南宋被扣押,苦于无法传递消息,就将写有诗句的素绢系在大雁脚上,雁北飞,被人射下,郝经被扣的讯息才终于传回北国。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