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赏云界 该推出新云彩了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5年第11期
对于全世界喜爱天空和云的人来说,新云种类的推出,总是一件颇具吸引力的事情,比如说2017年发表的糙面云。在云彩家族中,新种类的发表算是“活久见”的稀罕事。《国际云图》最近两次增加新云彩,分别是1956年和2017年。近些年来,赏云爱好者们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罕见云,它们能否顺利进入《国际云图》名录并被更多人所认识?人们可以在哪些地方观赏到它们?我国资深赏云爱好者计云,将为我们带来有关新云种命名与观赏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是形成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8000米以上、带虹彩的蜇头云。在对流层,所处海拔高度越高的云,其冰晶颗粒的体积通常就越小,从而就越能引发强烈的衍射和干涉。这就使得高海拔的云更容易形成瑰丽的虹彩(即干涉条纹),对于蜇头云、荚状云来说,尤其容易形成虹彩。雪山附近容易出现“七彩祥云”,原理也正在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