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Time “深时”探索 百年后,人类会回到 “深时”中的恐龙时代吗? 地质学家向松辽盆地岩芯找答案
标签: 基础地理
1788年,英国地质学家詹姆斯·赫顿驾着一艘小船从爱丁堡来到今天苏格兰东海岸的西卡角,他发现,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红色的近水平产状的岩层盖在了灰白色呈竖直产状的岩层上,这一发现让他立刻意识到,他对地球历史的猜想找到了证据。在詹姆斯·赫顿生活的时代,绝大多数人相信地球表面的样子是在6000多年前突然间形成的,这种观点来源于《圣经》的创世神话。然而赫顿却一直在独立思考着地层和岩石的形成原因。西卡角两种颜色的岩层以如此方式叠覆在一起,赫顿认为恰恰证明了这两种岩石的形成时间不同,并且两种岩石形成的时间差非常大,他由此推测地球非常古老,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

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有一个全国岩芯库,于2004年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库房内货架高14.5米,共13层,共有13104个仓储货位,设计库容约为60万—70万米岩芯。此外,中心还建有一个20平方米的低温库房,目前主要用于保存青藏高原的冻土岩芯样本。截至2025年3月底,在馆保存的实物资料有1164个钻孔、60.2万米岩芯、22.5万袋岩屑、2.8万块标本、4.8万件光薄片以及7.7万袋样品(副样)。这些实物资料涵盖了战略性矿产、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科学钻探、水工环和区域地质调查等方面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这里还重点保存了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钻探岩芯。东海科钻一井的部分岩芯、松科二井的全部岩芯等都存放在这里。
之后的科学发展证明了赫顿的想法是对的,灰白色的岩石是4.35亿年前形成的志留纪海相沉积砂岩。6500万年后,红色近水平产状的岩层才形成,是在陆相环境中沉积形成的泥盆纪砂岩。而两种相叠覆的岩层之间存在着6500万年的时间空缺,地质上称之为“不整合”,两种岩层以斜交方式接触,新岩层切穿旧岩层,地质学上称为“角度不整合”,灰白色岩层呈竖直角度,说明在红色岩层形成之前,此地曾经经历过强烈的构造运动,把水平的灰白色岩层“掀”起来了。两个岩层之间缺失的6500万年间发生了什么?地质学家认为是发生了侵蚀作用,把老的岩层侵蚀掉了。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