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越来越“湿润”了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5年第04期 作者: 朱成刚 罗铮 

标签: 基础地理   地质地理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的最新研究揭示,在过去30余年(1990—2020年)中,昆仑山北坡是新疆乃至我国西北干旱区陆地水储量增加最明显的区域。在昆仑山北坡各流域中,东昆仑库木库里盆地的陆地水储量增加最为显著,水体面积增量最大。本文作者朱成刚是参加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罗铮为生态科普作家,他们将为我们带来关于库木库里盆地水资源最新和最权威的科考经历与研究成果。
从高空俯瞰,库木库里盆地的小沙子湖(即克其克库木库勒湖),宛若倾倒在沙漠中的一颗颗翡翠明珠。小沙子湖是淡水湖,湖里积聚的淡水,是当地野生动物生存的重要水源。库木库里盆地位于阿尔金山与昆仑山之间,是一个典型的构造成因盆地,也是一个高山环绕的封闭性高海拔盆地。盆地气候干燥寒冷,终年无夏,年均气温0℃—1℃,年均降水量100—200毫米。盆地四周随海拔愈高降水愈多,四周降水逐渐汇聚于盆地中央,从而使得高原湖泊星罗棋布。盆地北部有新疆最大的湖泊——阿牙克库木湖,西部有阿其克库勒湖,南部有新疆海拔最高的湖泊——鲸鱼湖。摄影/王汉冰

库木库里盆地所在的昆仑山北坡,是新疆陆地水储量增加最显著的区域

2022年5月27日,我们驱车来到木孜塔格峰(海拔6973米)山脚下。眼前的木孜塔格峰,正被一缕缕薄如蝉翼的云雾温柔地包裹着,在卓尔不凡之中透出一丝神秘。这座昆仑山东段的最高峰,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冰雪,表面看似一片荒芜、肃杀,却为当地干旱、高寒的环境带来了一样极为宝贵的资源——水。
虽已是5月底,但木孜塔格峰地区早晚的气温仍在零度以下。我们冰川科考分队一行,驾驶6辆越野车,一路经过湖泊、河流、沙漠、戈壁、山地等不同地貌,在时而泥泞、时而颠簸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最后来到木孜塔格峰地区,将对当地的冰川水文、积雪与局地气候等开展科学考察。我们关注的是木孜塔格峰地区冰川的现状,以寻找库木库里盆地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库木库里盆地水系来源的一部分,是木孜塔格峰冰川的融水。

2021年底,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启动了为期5年的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有国内上百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在此之前,曾分别于1956、1985年,在新疆开展过两次综合科学考察。2021年11月,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昆仑山北坡水资源开发潜力及利用途径科学考察项目”(以下简称昆仑山北坡水资源项目)正式启动,由我所在的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牵头,西北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目标是查明昆仑山北坡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文和水资源的响应变化特征。我们的冰川科考分队,就是昆仑山北坡水资源项目的分支。昆仑山北坡科考调查的区域,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部,主要包括4个水文单元:和田河流域、克里雅河诸小河流域、车尔臣河诸小河流域和库木库里盆地。

责任编辑 / 雷东军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