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守护和一个人的39年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5年第04期 作者: 杨欣 

标签: 基础地理   水文地理   

长江万里,自有源头。今天,关于“长江源”,很多人都能说出一些故事:姜根迪如冰川、当曲、各拉丹冬雪山……但是,它曾经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更遑论了解和保护。本文作者杨欣,是我国早期走进长江源探险考察的人之一,也是率先投身长江源环保事业的人之一。自从1986年他第一次进入这里,就开始了对这里的拍摄和守护。
长长的冰川由雪山孕育,在冰舌末端形成高耸的冰墙。阳光融冰,滴水成溪,无数溪流汇合,形成万里长江的源头。图为长江源冰川考察中,作者(画面中部)与志愿者们共同用藏族的仪式为雪山、冰川、湖泊祈福。摄影/王强

监测长江源冰川变化

雁石坪,青藏公路上距离长江源最近的小镇,海拔约4700米,长途客车可以抵达的离长江源最近的地方。我们一行三人在这里下了车,背着行囊,跟着一支运送食盐的牦牛驮队向前走去。

两天后,一排雪山横在天边,驮队的牧民指着最高峰:那就是各拉丹冬。各拉丹冬是唐古拉山主峰,海拔6621米,当地人说,它的藏语意思是“高高尖尖的山”,山体终年积雪,周边发育了超过100条冰川,其西南侧和北侧方向的冰川融水汇入正源沱沱河,成为沱沱河的源头,东侧的冰川融水则通过尕尔曲汇入了长江南源当曲。

责任编辑 / 付薇  图片编辑 / 蔡东兴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