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庐山 新形象 从千年人文圣山到百年避暑胜地, 再到而今的气象景观名山
庐山形象的转变:从人文圣山到避暑胜地
庐山备受文人喜爱。从西汉的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在《史记》中记录下庐山伊始,庐山就与文人结缘。2000多年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唐寅等一代代文学家接踵而至,2010年出版的《庐山历代诗词全集》一书中共收录了16000余首描写庐山的诗歌,这些诗歌奠定了庐山作为文化名山的地位。庐山还是一座思想名山,东晋南北朝时,佛学宗师慧远和道学宗师陆修静曾先后在庐山弘扬教义。南宋时期,儒学大家朱熹等又在庐山的白鹿洞书院传播理学。整个庐山所承载的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国学家季羡林更将之誉为“中国的人文圣山”。
不过,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进入近代以来,长江沿岸的南京、九江和汉口等城市纷纷开埠,在此居住的西方人难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酷暑,便纷纷将目光转向了长江南岸、鄱阳湖边的庐山。这座海拔约1500米的山在鄱阳湖平原上拔地而起,因山上夏季凉爽舒适,所以很快便云集了大量西方人在山上修建避暑别墅。国内的权贵也随之而至,渐渐地庐山上就形成了一片颇具规模的建筑群。清末民初,佛教旅行家高鹤年在其《名山游访记》一书中记录了多次登庐山的情景。他于1893年第一次上庐山时,只见“各寺只有一二人居,皆苦行僧”,而庐山顶上的牯岭还“荆棘少人行”。1912年他再次上庐山时,却发现山上已经变成了“沿山洋房数百幢,华街亦有数百家……岭上为西人避暑之地,设有教堂布施,并设医院,利济贫民”。可见,在1912年时,庐山已云集了大量避暑的西方人,高鹤年所记载的华街、岭上均指现在庐山上的牯岭镇。随着避暑的西方人到来,庐山顶上不再只是文人墨客揽胜的清幽之所,而是变成了异常热闹的避暑胜地。近代著名学者胡适就曾经指出,庐山有三处古迹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三大趋势:高僧慧远的东林寺代表了中国“佛教化”和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白鹿洞书院代表了中国自朱熹在此讲学后700年间的宋学大趋势;而牯岭则代表了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