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南、北大荒” 东北湿地修复进行时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2年第11期 作者: 郭睿 

标签: 生物地理   基础地理   

地势平坦、河流纵横的东北地区,是我国湿地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的地区。广袤无垠的东北湿地因历史上的大规模开发而遭受重创,又随着人们对湿地生态认识的加深、修复技术的发展而迎来了复活的转机。1992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2022年,《湿地保护法》正式开始实施。经过这整整30年的湿地保护工作,东北湿地修复得怎么样了?

我在很小的时候,经常会去乡村的姥姥家。姥姥家住辽河平原腹地的一座小村镇,紧挨着绕阳河。站在堤坝上,可以看到下面的河滩密布着芦苇和蒲草,形成两条宽阔的“青纱帐”。夏日,经常能够看到漂亮的蜻蜓和豆娘在苇丛间上下飞舞。每次我跳到堤坝下面,总会惊动草丛里觅食蚊虫的侧褶蛙,它们从草丛中狼狈地跳起,向水边逃窜。堤坝侧面,则偶尔会看见被辽宁人称为“豆鼠子”的达乌尔黄鼠,黄鼠探头探脑,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迅速钻到坝上的洞里……长大之后我才明白,这样的童年画面,原来是一条河流本真的样子。河流的两岸没有步道,没有硬化的河床,只是水生植物丛生,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丰富、能够调节河流水位的湿地。

挠力河在湿地中蜿蜒,形成形状各异的河曲和牛轭湖。水分充盈的沼泽上长满了湿地植物,水草丰美,郁郁葱葱。这也呼应了挠力河的名字:在满语中,它的意思是“河道流荡不定”。挠力河湿地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地处乌苏里江左岸支流挠力河流域,沿岸建有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集中连片的淡水沼泽湿地,也是“北大荒”湿地修复的一个代表性地点。摄影/姜明

从“大荒”到“大仓”,再到重要的生态屏障

东北地区是我国湿地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的地区。东北平原的沿河地带,由于土壤含水量十分丰富,地势之平坦又属全球罕见,所以往往形成大面积的湿地,尤其是在大江大河的汇流地或入海口。比如,黑龙江干流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流处,经过经年累月的冲积,就形成了东北亚地区最广袤的湿地——三江湿地。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在过去曾被人们称为“北大荒”;而辽河流域的湿地,则被人们叫做“南大荒”。两处“大荒”之境,一北一南,遥相呼应。

责任编辑 / 任远方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