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 在国家公园到来之前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2年第08期 作者: 魏毅 

标签: 基础地理   地质地理   土壤地理   

在黄河三角洲,漫无规律的河道变迁和泥沙淤积,不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反而造就了鱼盐之利、农耕之益,及至工业时代在地下发现的油田,这片土地上的人地关系在百余年来始终呈现出一种变化无常的活跃状态。2021年10月,国家公园管理局批准了《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方案》,将现有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等八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不同于其他大江大河入海口活跃的“湾区经济”形态,黄河口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我们究竟该如何利用这片土地,值得细细权衡与思考。
河海交汇处,聚沙成“陆”
黄河,一向以泥沙量巨大而著称,多年的年均输沙量为16亿吨,冠绝全世界的大江大河。这样巨量的泥沙,除了部分在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外,大部分都被裹挟到了入海口——水文站数据显示,黄河口多年平均含沙量为23公斤/立方米。于是,在河海交汇处,一边是泥沙沉积,一边是海潮侵蚀,此消彼长的拉锯间,终或有一片片新生陆地淤积而成。
海岸滩涂上,潮汐成“树”
在黄河口河海交汇处内侧,多年来淤积的泥沙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海岸滩涂。在滩涂的潮间带上,上涨下落的海潮冲蚀形成了一条条潮汐通道。从空中俯瞰,这些潮汐通道形如一棵棵大树,不仅有着蜿蜒伸展的主干,还发育了旁逸斜出的枝条,这样神奇的景观被形象地称为“潮汐树”。摄影/赵文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朝人的地理视野跟它的疆域一样宏大辽阔,并伴着特立独行的想象力。王之涣登上今天位于山西永济的鹳雀楼,他自信只需多爬一层,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黄河入海口。李白也有类似超越经纬线的3D地理观,他在今天河南省境内的黄河中游,畅想它的来处与去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诗人眼中,黄河入海口可远观,不必亵玩。它在那里,维持一个地理意象,就足够了。

而千百年后,黄河口——这个被众多先贤憧憬膜拜过的地理意象,渐渐褪去了神秘外衣,越来越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其概念规范具体,其细节日益清晰:黄河口,即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宁海为顶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其中一半以上的面积,是1855年黄河最后一次大改道之后,所携带泥沙在河口堆积的产物。所谓“最后一次改道”,其实是就郑州以下宏观层面的黄河下游而言,而在黄河三角洲这一微观的尺度上,黄河在百余年间又经历了12次改道。如同一根无规则甩动的消防管道,黄河在三角洲肆意冲刷,每一次决口改道都会形成一个亚三角洲,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黄河三角洲,其实是这些不同时期亚三角洲叠加的复合体。

责任编辑 / 张璇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