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 岭南水土孕育出的丝中贵品
标签: 工业地理
在香云纱的晒场上,一匹匹莨绸铺展在青草地上,远远望去,如同一幅巨大的泼彩画卷铺满大地,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初的香云纱只有黑色与棕黄色两种颜色,现代印染技术让香云纱的花色不断丰富,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香云纱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和纯手工染整工艺的真丝面料,其制作过程要经过“三蒸九煮十八晒”,晒莨需要有宽阔的草坪和充足的日照,这样颜色才能染得牢,受日照和温度的限制,晒莨只能在每年的3月—11月间进行。而晒莨只是香云纱复杂制作工艺的一个环节。
过风生凉:岭南地理环境中的香云纱
香云纱是夏天的恩物,代表了岭南人与大自然相处的一种智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也能养出一方风物。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炎热潮湿,蚊虫众多。为了适应这样的自然环境,当地人在衣食住行方面可谓煞费苦心,岭南地区棉、麻、葛、竹等植物十分丰富,人们利用当地物产发明了各种布料。古代没有空调,岭南的夏天骄阳似火,人们挥汗如雨。有没有一种衣料,穿起来很凉爽?直到香云纱的出现,才使得岭南服饰在解决凉爽的问题上出现了转机。为什么香云纱穿起来有凉爽的感觉呢?这与其染整技术中的两种关键材料有关:薯莨和河泥。
薯莨是一味很好的草药,中医称之为“红孩儿”,为香云纱提供染料的,即薯莨的块茎,薯莨块茎的主要组分是淀粉、纤维素和单宁,起染色作用的是单宁。
责任编辑 / 线朝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