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三大高原交汇处的民族 土族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第06期
标签: 文化地理
摄影/陈海汶
时间/2009年2月
地点/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大庄村
时间/2009年2月
地点/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大庄村
马占山 土族,当代民族音乐家,青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我国土族主要分布位置示意图
从行政区划上看,中国土族绝大多数分布在青海和甘肃两省,其中以青海省为最多,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77.76%,甘肃省则占到了12.58%(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一步观察地图你会发现,在青海、甘肃两省中,土族又主要分布在两省交界处,即在地理单元上属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间的过渡地区。土族先民在这片自然、人文各方面交汇、碰撞的地区,生息繁衍,最终形成了现在土族的分布格局和文化特性。
从行政区划上看,中国土族绝大多数分布在青海和甘肃两省,其中以青海省为最多,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77.76%,甘肃省则占到了12.58%(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一步观察地图你会发现,在青海、甘肃两省中,土族又主要分布在两省交界处,即在地理单元上属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间的过渡地区。土族先民在这片自然、人文各方面交汇、碰撞的地区,生息繁衍,最终形成了现在土族的分布格局和文化特性。
土族的社会生产,在历史上经历了从以牧业为主向以农业为主的转变,土族人的饮食结构也随之从以肉酪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粮食为主。在日常主食中,有着花样繁多的馍馍,比如馒头、花卷、包子、烙饼、锅盔、锟锅馍等。上图为在村里的“巧厨比赛”中,土族主妇在展示自己做的各种馍馍。右图中的土族妇女正在制作“哈力海”,汉语叫荨麻馍或荨麻卷饼。制作时要先把用小麦面粉制成的薄饼皮儿用油煎到油乎乎、亮汪汪,再把嫩荨麻叶粉和青稞粉搅拌成的面糊用特制的佐料调味,然后摊在油煎薄饼上,卷紧,因形状像口袋又俗称“背口袋”。
轮子秋,是一项与农事民俗紧密联系的体育项目,也非常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传说土族先民在学习农耕时,先后用青龙和野牛犁地,都失败了,最后用黄牛耕地,获得了丰收。在收获时人们制作了木车运送收割的庄稼,当最后一车麦捆运上场时,车子翻了,由此演变出了玩轮子秋。具体方法是:把马拉大车上的车篷卸下来,把车轮和轴整体竖起,在上面的轮子上绑一架或两架梯子,梯子的两端绑上秋千形的座套,比赛时,人们站在秋千上,然后用力旋转轮子,以旋转时间长而头不晕、眼不花者为胜。摄影/蔡征
台毽巴嘎,土族语,意为“踢毽子”,是一种土族传统体育游戏,由古代汉族蹴鞠运动演变而来。对抗性颇强,有双人赛,或多人分成两组比赛。比赛时以踢毽子的个数、以及花式技艺的高低定胜负。摄影/蔡征
纳顿会,是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及其周边的土族民众,为欢庆丰收、感谢神恩、驱邪纳吉而进行的庙会活动。内容和表演形式上汇集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的精华。比如说体现古代军事生活遗风的“会首舞”,劝课农桑的“庄稼其”,由三国故事衍生出的“五将”、“三将”,反映畜牧时代土族人和老虎进行搏斗情景的“杀虎将”等。
庄稼其,意为务农的人,演出时演员们头戴公公、婆婆、儿子、媳妇等人物的面具,身着土族传统服装,没有语言和唱腔,只是在锣鼓配乐中通过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讲述老农“劝子务农”,传授给儿子播种、犁地、收割庄稼等方法的故事,反映了土族对农耕的重视和“以农为本”的思想意识。
在纳顿会中,各村除了自己供奉的地方福神以外,普遍奉祀的最大神祇是二郎神。用神轿将神明请至会场后,各家会奉上由家庭主妇沐浴香薰后虔心制作的蒸饼,向神明上供。
照片中这对新婚夫妇身上穿着土族传统的长袍(土族称盘袄):新郎为长袖高领右开襟,在袖口、斜襟等处镶有花边;新娘为小领斜襟,领口处有三四层绣花的加领;与蒙古长袍颇有类似之处。但新娘的衣袖又别具特色,袖子由七彩布圈组成,土族语称为“秀苏”,意为七彩袖。新娘戴着的直檐礼帽,上插很多鲜花,称“插花礼帽”,这种头饰是受外来文化影响,在民国以后才形成的。所以,土族服饰也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青海互助、大通等地的土族,会在农历三月举行“鸡蛋会”。在神庙里给龙王、九天娘娘等神献牲酬祭。赶会的土族群众会带上熟鸡蛋,以碰鸡蛋取输赢。谁的蛋破了,则要输给对方。类似碰鸡蛋的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其历史最早可溯及六朝时期,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荆楚之地(今湖湘)寒食日里有“斗鸡、镂鸡子、斗鸡子”的习俗。摄影/陈有钧
土族生活的地区属于农牧交界地带,同时也是以汉族为主要聚居区的中原地区、蒙古族为主的草原地区以及藏族为主的青藏高原三大文化区的交汇碰撞地带。所以土族在生活、宗教、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也表现出了多种文化混杂、融合的特点。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土族村庄年就要举行跳“於菟”。学界对于“於菟”的文化起源和内涵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其来源于楚文化,“楚人……谓虎于菟”(《左传》);有人认为其源于羌文化,是远古羌人虎图腾崇拜在本土的遗存;有学者认为这是古国吐谷浑的遗风;也有学者认为,“於菟”是突厥语“oot”的译音,汉译为“火”,“於菟”舞是拜火舞,源于土族先民粟特人的火祆教信仰。摄影/陈有钧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