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美人千姿百态出深山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第10期 作者: 王璐 徐新建 赵一
这里的民族风情和俊美人物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历史时期,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人迹罕至,生活于其间的众多族群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大约从民国时期开始,中原人士才开始深入踏访这一区域,《史记》和《后汉书》中对西南族群“编发”“左衽”“椎结”等模糊的描写,才开始以图片的形式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直到今天,这里的民族风情和俊美人物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图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朝圣路上的藏族少女。
历史时期,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人迹罕至,生活于其间的众多族群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大约从民国时期开始,中原人士才开始深入踏访这一区域,《史记》和《后汉书》中对西南族群“编发”“左衽”“椎结”等模糊的描写,才开始以图片的形式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直到今天,这里的民族风情和俊美人物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图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朝圣路上的藏族少女。
何为“横断”?这个词作为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清末地理学家邹代钧在《京师大学堂中国地理讲义》中写道:“其(指昆仑山)接南岭之西部而当西藏之处,则山脉分为南北,名曰横断山脉。”但仅以“横断”并不足以概括此区域文化的统一性与延伸性,因此这一区域陆续有了民族学、人类学的命名,先是有费孝通先生倡导的“藏彝走廊”,接着有笔者提出的“横断走廊”。
之所以提出“横断走廊”的概念,是因为从该地区的族群关系及纵向历程考虑的话,用“藏彝”或现行的其他族群名称来命名这条走廊都不适宜,可能形成对该地区弱小族群的遮蔽。因此,参照另外两个相关区域“河西走廊”与“岭南走廊”,以“横断走廊”来为之命名:“横断”指刚好与之地理上重叠的自然区域,“走廊”则代表其中的民族文化构成。采用这一称谓,一是为了避免在族群称谓上的年代局限,二是力图使之与相应的自然生态结合,从而能在民族文化和族群地理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责任编辑 / 付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