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通天 玉衣护体
汉代王侯为何痴迷玉器?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第03期 作者: 屈菡 

标签: 考古地理   历史地理   

继良渚、殷商、春秋时代三大时期之后,西汉成为玉器使用和制作的又一黄金时代。帝王之墓,要么早年被盗掘一空,要么至今未被发掘。所以,规格高、规模大的王侯墓葬,成为汉代玉器的主要来源。通过海昏侯等墓葬中的玉璧、玉磬、玉衣、玉剑具等琳琅满目的珍宝,我们可以想象汉代人对玉器的痴迷程度。

从生到死,从公到私,汉朝人对玉的尊崇和喜爱,可以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海昏侯墓发现的龙凤纹透雕玉珮。汉代王侯墓常用大量玉器随葬,当时流行的观念是,用玉器随葬,可以让墓主精气不散,从而保住尸体不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观念深入人心。现存汉墓都出土了大量玉器,这其中又以河北满城汉墓和广州南越王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最为著名。刘贺一生历经王、帝、侯三种身份,他的随葬品中,玉器占了很大分量。
2015年11月18日,海昏侯墓1号主墓主椁室东寝一侧平台,出土了三件玉器。其中,一件环状铜镶玉配饰,从屏风架上跌落下来。这几件惊艳出土的玉器,代表了汉玉制作的最高水平。

证明海昏侯墓主身份的,不是硕大的金银青铜器,而是一枚玉印

长达2000多年的岁月里,海昏侯墓的主人与其珍爱的玉器长眠于地下。历经岁月沧桑和地质变迁,它们一直安眠在鄱阳湖畔。其间,它们所在的墓园遭遇过数次地壳沉降,屡遭洪水侵袭,甚至还经历过一次地震。2000多年后,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拨开土层,清理掉淤泥后,玉环、玉璧、玉珮、玉璜……它们依旧保持着墓主刚入殓时的光泽。

跟随这些礼器一起重见天日的,还有 “金丝玉剑”3把、白玉印章数枚;淤泥中,专家甚至还找到许多未抛光的和田玉毛坯或半成品——据说,这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收藏品,他不仅喜欢收藏成品玉,也热衷收集各种玉料。当然,此人还收藏先秦的各种青铜礼器、兵器——成捆出土的青铜剑,就出现在一间类似“收藏室”的库房中。

责任编辑 / 马子雷  图片编辑 / 宋文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