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达埔
这里出的香燃烧在大江南北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5年第05期 作者: 安广厦 邱军 杨朝晖 

标签: 文化地理   

燃香,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有庙堂的地方,一定能见到烧香带来的袅袅青烟。
“香火”,甚至成为繁衍子嗣的代称。
那么,平日人们使用的大量香制品,从哪里来?它们是如何做出来的?
摄影师与作者,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达埔镇找到了答案。
这个号称“中国香都”的小镇,出产有全国近1/4的朝拜用香,还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神殿里缭绕的香雾,凝满了众多达埔制香人的血汗。
河北保定清苑、广东江门新会,与福建厦门翔安、泉州永春,是中国四大制香基地。其中,福建永春以出产祭祀、供神所用的篾香而闻名海内外。如果不是走进车间体验,我们很难想象这种画面:一个制香工人,在沾香粉过程中,只要轻轻抖动竹签,十几分钟下来,整个屋子变成了粉尘弥漫的世界。在香粉这个媒介的“撮合”下,人与香早已融为一体。
制香业劳动强度很大,车间作业一天十几个小时
跟其他制造业相比,制香的劳动强度看起来要小很多,其实不然。做香的“抡、展、搓、切”几道工序,都是力气活。如果天气晴好,工人们在凌晨一两点就要披星戴月地上工,一直忙碌到下午1点钟左右——当天做好的香,要在午后及时晾晒。在车间里,即使天气不是很热,工人们也都要脱掉上衣。他们说,这样活动起来更加自如。

和汉口村其他制香工人一样,刘刚对清明的到来有些反感,他一直记得老人们念叨多年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对农人来说,这是一年中最好的耕种时节。可是,刘刚并不开心,雨一下,刚做好的香就没法晾晒,意味着开的工钱少了。他靠着墙默默念叨着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学习生涯中残存在脑海里的诗。他甚至觉得这诗说的就是他,自己未行半步,魂魄已消失在绵绵细雨里。

汉口村属于福建永春县达埔镇,制香工艺在这里延续了300多年。在众多手艺活接连被机器取代的今天,当地许多制香工厂、作坊依旧遵循着靠天吃饭的质朴和人工劳作的踏实。永春所出的香多为庙堂里的朝拜用香,这里的香以细小竹篾为香骨,故名篾香。除藏传佛教地区,其他省份大多数著名寺庙、道观的篾香基本来自永春达埔。另一著名制香地——厦门翔安的制香技术,也是由达埔的制香世家——蒲氏后人带过去的。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