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三江平原
耕地、湿地双重奏
标签: 水文地理 气候地理 农业地理 平原 黑龙江 湿地 农业基地
刚刚翻垦过的黑土地油亮亮的,让人满怀憧憬。三江平原的土壤类型以暗棕壤、白浆土、黑土及草甸土为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黑土。其黑土以腐殖质层“深厚”著称,一般有70厘米,最厚者可达100厘米,肥力较高,主要分布在平原西部微有起伏的漫岗地上,总面积约66.69万公顷。三江平原耕地对中国粮食安全贡献巨大。不过,换个角度看,它们的前身都是湿地,五六十年前这里刚刚开始垦殖时,因为机械化程度不高,湿地自我修复能力很强,往往“一个连队100多人5年才能开十来亩地”。真正发生巨变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农业到来之后,全球最先进的农耕机械垦殖过的土地,规模巨大,产值可观,排水、排涝均工程化,湿地却无力自我修复了……摄影/汤富
“农场在小河上游的山沟里建设了一个没有完成的小水库,那里的河、水泡子与推土机取过土的大沟里的水面相连,水面与草甸子交错一片,形成了鱼虾、飞禽、走兽的乐园。”这是老知青冷雪峰在回忆北大荒的散文中写到的场景。1963年,他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位于三江平原的八五二农场。农场地处完达山脉的北麓,黑龙江省宝清县内以东地区。从完达山里流出的蛤蟆通河、大索伦河、小索伦河向北流入挠力河,而后在饶河县汇入乌苏里江。这里是转业官兵在1956年开发北大荒时所建设的一个大农场。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在迎来数以十万计的“冷雪峰”之前,这里荒野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林间野兽出没,低空百鸟飞翔,时称“北大荒”。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