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上海到珠穆朗玛(上)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
编者按:8月15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派出一支专家队伍,这支队伍承担着一个特殊的使命:实地考察从上海人民广场开始,一直沿着北纬30度线向西延伸的318国道,是否有资格承担起这样一个称号: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对于从上海到成都这一段沿线的景观考察队的成员比较熟悉和了解,因此实际考察的行程是从成都开始走川藏线一直到达拉萨。从自然景观的角度看,川藏线应该是这条景观大道最精彩的一段。经过考察,考察队的成员一致认为:这条从上海直到西藏樟木长5000余公里的318国道,是中国乃至于世界的一条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自然景观类型之齐全多样、异彩纷呈乃世所罕见:从海平面的长江口到地球之巅的珠穆朗玛;从中国地势的第三地形阶梯到第一阶梯;从盆地到平原、高原;从丘陵到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从淡水湖到咸水湖;从雨林到灌丛、草原、荒漠;山有黄山、庐山、峨眉、贡嘎、南迦巴瓦、珠穆朗玛;湖有西湖、太湖、鄱阳、洞庭、纳木错、羊卓雍错;优美壮丽同在,幽景旷景并存。这条路还是人文的巡礼和历史的隧道:从浙江河姆渡7千年前的水稻到昌都卡诺遗址的小米;从良渚文化的玉到三星堆的铜;从周庄的老屋到丹巴的碉楼;从普陀岛的普济寺到拉萨的布达拉宫;从《三国演义》到《格萨尔王传》;从唐蕃古道到藏彝大走廊东西汉藏、南北羌彝,无分尊卑、多元一体。这样一条大道,路虽人为,景乃天造,钟自然之大美,显人文之深奥。完全可以称之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考察队成员
领队 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成员 尹泽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地貌和旅游景观评价专家
李渤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植被和旅游规划专家
张文敬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研究员 冰川学专家
石 硕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康藏研究中心主任、民族学、人类学专家
贺先枣 四川省作家 康藏文化研究专家
张书清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会员俱乐部主任 资深户外探险专家
高新宇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
西藏东南部的易贡湖,是典型的因地质灾害形成的湖,当考察队行进到林芝的通麦大桥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希望去现场一睹真容。图中正是大家站在高坡上一边观看周围形势,一边讨论易贡湖灾害形成原因的情景。在考察现场,科考队专家一致认为,强大的冰川泥石流是造成易贡藏布堵塞的真实原因。(上图从左至右分别为:单之蔷、张书清、尹泽生、张文敬、李渤生)
在甘孜州的炉霍县,雅砻江的支流鲜水河两岸的台地上分布着众多的石棺墓葬群。在村子中,考察队忽然发现 “奇迹 ” ——藏族居民的房子居然盖建在古石棺之上!人在家中坐,就可看见墙壁上那毫无遮挡的石棺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石硕(左上图左一)介绍说:炉霍县地处中国西部石棺文化核心区古代东西茶马古道和民族走廊的交会点,规模宏大的石棺墓葬群对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史和文化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波密县的倾多沟,分布着大片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冰碛丘陵,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地貌景观。在考察队停车的时候,地貌学家尹泽生教授和植物学家李渤生教授(左中图右)正在分析解读冰碛丘陵的形成原因。两位先生虽然出自不同学科,可意见却挺一致。
在贡嘎山的燕子沟里,有一片面积巨大的红石滩。石头上的红色覆盖物,其实是一种地衣类生物。《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高新宇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认真地用微距进行拍摄,还取回了少量红石样品。地衣的生存要求空气清洁新鲜,特别是对二氧化硫非常敏感。因此到了首都机场,当高新宇从摄影包中取出那些宝贝时,石面上的地衣已全部死亡,红色尽褪,与普通石块别无二致了。(左下图)摄影/高新宇 单之蔷
北纬30度线:奇景奇迹最密集的地方在中国
早就听说地球上的北纬神秘的地带,有许多奇迹和奇异现象。不信拿来一张世界地图,你会看到这样奇特的现象:世界上几条著名的大河,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等,均在北纬30度左右处入海。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也在北纬30度附近。在这一纬度线上,奇观绝景比比皆是,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眉山、约旦的“死海”不仅自然景观奇绝,人文现象也伟大而神秘:四川的三星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埃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 “火神火种”壁画、远古玛雅文明遗址…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