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黄鱼到巴浪鱼
我国海洋经济鱼类的变迁
在广东开阳闸坡渔港举行的南海开渔节上,万船竞发,争捕第一网鱼。半个世纪以来,过度捕捞使我国的海洋经济鱼类资源濒临枯竭。中国的海洋已经极度贫瘠,需要依靠休渔来修复生态。我国的东海、黄渤海海域和南海海域,分别从1995年和1999年开始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但一些专家表示,每年为期两到三个月的休渔,对恢复渔业资源的作用较为有限。摄影/马文荣
海产有尽:没有渔汛的海洋
7月下旬。沈家门。蓝天白云,但海水浑黄。成千上万条渔船静静地停泊在滨港路南侧的港湾里,桅杆如林。对面鲁家峙耸起两座苍翠的小山头,护卫着港湾,仿佛永不疲倦的哨兵。眼下正是休渔期,灼热的阳光下,这个中国最大的渔港似乎陷入了昏睡。偶尔,几条机动小舢板在港湾中飞快地穿梭。
伏季休渔是1995年从东海、黄海开始的,1999年扩大到南海。休渔的时间和作业类型,每年各海区都有所不同,通常为夏季的两三个月,故称之为伏季休渔。我站在沈家门渔港的这一天,从北到南,中国令人生畏的强大海洋捕捞力量停止了工作。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显得异常平静。碧波下面,带鱼、小黄鱼、鲳鱼、蓝点马鲛等被人到处追捕的鱼类获得了片刻喘息之机,专心致志地繁殖和生长,缓慢地恢复种群数量。中国的海洋已经极度贫瘠,需要依靠休渔来修复生态。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