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
中国人未来的“蓝色”粮仓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0年第10期 作者: 方昆 

标签:

当下的中国,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格外突出,中国人向海洋索取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但现实是中国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水养殖已经造成环境污染。如何解决这个冲突?如何可持续地发展海产养殖?海洋牧场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鱼的记忆力有多久,科学界始终争论不休,一种说法是在3秒到7秒之间,一种说法是在3个月到5个月之间,总之,鱼的记忆力很有限。鱼的听力也很有限,鱼的内耳不仅是听觉器官,还是重要的平衡器官。造物主赐给鱼类的这些生物特征,常常被人类利用,上演不同的悲喜剧。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子琳先生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60年代,舟山渔场每到大黄鱼渔汛时节,渔民常常会用几十条渔船组成“集团军”一起出发,每条船上都会配上大鼓大锣,在东海上大肆打鼓击锣。这像是庆贺丰收的海上盛典,实质上却是残忍的杀戮方式。因为鼓声与锣声使得大黄鱼的内耳受不了声波的剧烈震动,失去控制平衡的作用,自动将“鱼鳔”吐出来“自杀身亡”,相继浮出海面。

与这种残忍的杀戮相比,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陈尚博士则给我描绘了完全不同的画面:在大海中“放牧”。从几千年来的传统渔猎和养殖形式向更高级的海洋牧场形式转型,是未来开发海洋的主要方向。建立海洋牧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基于鱼的记忆力。正是因为鱼的记忆力会形成条件反射,当人类为它们创造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时,鱼才会凭着记忆在没有边界的海水中自动地游回人类所设定的区域内。

责任编辑 / 周晓红  图片编辑 / 王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