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东沟
气蒸“米粮仓”,血浴“红河谷”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第11期 作者: 赵春江 

标签: 历史地理   气候地理   文化地理   峡谷   亚东县   江孜县   

西南边陲的亚东是茶马古道的终点站之一。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从亚东沟进入藏南,并一直延伸到江孜县境,暖湿气流加上年楚河一带高山上的冰川融水灌溉,将这一带的河谷变成了丰饶的“米粮仓”。从亚东到江孜,还形成了一条生态地理带,就是古代所称的“红河谷”,后来成为一部电影的片名。肥美的草地和农田、宁静的小镇和寺院、惨烈的抗英血战,自然的美丽和历史的雄浑在这里交织,触动着每一个远道而来的人
峭壁之上有古堡。江孜是后藏一块富庶的沃土,早在吐蕃王朝时期就是王公贵族们的封地,各路兵家对后藏的争夺无一不是垂涎它的富饶。江孜向北直通日喀则,向东可进拉萨、山南,向西连接岗巴、定结、定日,向南则横穿喜马拉雅山脉直达边境口岸亚东,当年荣赫鹏等便是取道江孜攻入了拉萨。100多年过去后,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英军炮弹在外墙上留下的弹孔。满目疮痍的宗山堡好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随时向接近他的人讲述“红河谷”中的往事。拍摄时间:2009年9月。拍摄地点:江孜宗山堡。海拔高度:4200米。摄影/老鱼

肥美——暖湿气流经亚东沟一路北上,造就了西藏最大的米粮仓

亚东县的轮廓就像一根楔子从喜马拉雅山南坡钻出,斜插在中国、印度、不丹的交界处。亚东沟切出的裂缝一路北上,将南来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引入。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五条沟中,印度洋暖湿气流在这里行走得最遥远。年楚河两岸之所以成为西藏最大的米粮仓,要感谢亚东沟这条狭长的气流通道。

越过亚东河的分水岭后,亚东沟来到了帕里——亚东县东部的一个行政镇。帕里尽管背靠海拔7000余米的卓木拉日雪山,但这里却是一块海拔4000多米的南北狭长地带,为印度洋暖湿气流继续北进打造了一条安全走廊。帕里镇南部的这片开阔区域海拔都在4000多米以上,基本不长庄稼,却成为了优良的高山湿地和草场,山坡基本上被绿色所覆盖。暖湿气流来到这里的时候,的确遇到了一些瓶颈,但并没有遇到过多阻碍。

责任编辑 / 马子雷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