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运销的“官”“民”之分
影响着两个城市的命运
瘦西湖的成长跟盐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瘦西湖原本只是唐宋时期扬州旧城外一条长不过5公里的河道,但是当扬州成为两淮的盐运中心之后,富甲天下的两淮盐商把这里当成了休闲之地苦心经营,沿河傍岸修筑了塔院楼阁、长堤石桥,使它在清代数次受到皇帝的垂青并因此成为名扬天下的水上园林。摄影/张渝光
在长江上游的釜溪河畔,矗立着一座拥有13000多口盐井的千年盐都——自贡。而在长江下游南北漕运的咽喉部位、中国古代最大的海盐产区两淮盐场所在地,也同样矗立着一座数百年前最繁华的城市——扬州。
在这两个跟盐密切相关的重镇里,曾经有过这样一群盐商,他们一头运作市场,一头运作政策,既是盐业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又是利益的最大占有者。尽管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他们发展的轨迹不同,但是他们给各自的城市留下的鲜明印迹,曾经对两个城市的命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