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相伴的傣族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第06期

标签: 文化地理   景洪市   

每逢节日,傣族家家户户都要舂制各类食物,‘咚咚咚’的脚碓声响遍傣族村寨。傣族男子人人都有精湛的竹编手艺,男子不会竹编就像女子不会纺线织布一样,很难找到伴侣。男耕女织是傣族社会的传统分工,傣族女孩十一二岁就开始学习纺线织布,长大后都是纺线织布的好手。傣族许多地方有赛鼓之风,许多象脚鼓同时敲响,鼓声震天,喧声雷动。请输入引言
地点/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龙镇景龙村委会景尖村民小组
蔡小晃
傣族,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从事傣族民俗、宗教研究。
1997泰国皇家学院访问学者,1999年泰国如诺大学访问学者。
蔡荣男
傣族,博士,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从事傣族语言文化研究,著有《傣语的声调格局与元音格局》等。
这是舂食物用的研臼,多用木材或竹根制成,舂少量食物才使用。舂数量多的食物,一般要用脚碓。脚碓建在厨房或者竹楼下,在地面上挖两个相距不远的小坑,中间架有杆杠,杆杠一头舂食物,另一头供一至三人共同用脚踩,使得碓上下运动。研臼和脚碓除了舂米以外,还用来将煮熟的糯米饭舂制成糍粑,把粳米饭舂制成饵丝,把辣椒舂成粉末等等。每逢节日,傣族家家户户都要舂制各类食物,“咚咚咚”的脚碓声响遍傣族村寨。
研臼旁是耕田时架在牛背上的轭,以便在牛身后拴住犁耙。傣族虽然很早就开始农业生产,但在明代以前耕作技术处于粗放阶段,收获甚微。到明代随着大量内地人移居边疆,才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至今傣族地区还能见到驱牛耕地的景象。(蔡荣男)
桌上最左侧的是傣族自制的土陶水壶。用土陶水壶盛的水清凉爽口,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口水壶中所盛的凉水,顿觉畅快无比,暑意全消。傣族土陶制品都由妇女制作,除了水壶还有各种生活用品、建筑用品和赕佛用品。傣族的制陶技术保留了新石器时期的慢轮工艺,是我国古老陶艺的代表。由于慢轮制陶经济效益不高,学习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这一传统手工艺正濒临失传。
土陶水壶前面是拴在耕牛脖子上的铃铛。傣族社会以农业生产为重,主要靠牛耕田,耕牛系上铃铛,便于放牧及寻找。
较小的罐子是盛食用油或者食盐的。在西双版纳等地区没有灶台,在竹楼的客厅中设有火塘,火塘上架着三角架,一般油罐盐罐就挂在架子上,上面的盖子能防虫蚁。
这个竹箩是挎在腰间的,也叫秧箩。傣族男女外出劳作或者赶街上集时,都会在腰间挎着这样的竹箩,装轻便的食物、刀具等随身物品。它既是生产生活用具,也是精致的装饰品,还是傣族男女青年的爱情信物。恋爱中的青年男子都要精心编织一个竹箩送给心爱的姑娘,以换回姑娘编织的筒帕,也就是挎包。傣族男子从小学习竹编,男子不会竹编就像女子不会纺线织布一样,很难找到伴侣,所以傣族男子人人都有精湛的竹编手艺。傣族竹编十分精致,图案美观,种类繁多,特色鲜明。
砍刀是傣族人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傣语称“帕”,用来砍柴伐木,削制竹筷、竹篾等。傣族冶铁技术很早就有,早在明代,傣族制作的刀具就很有名,但是冶炼跟竹编、制陶、纺织一样,都是傣族农业生产中的副业,并没有依此专长为生的人。傣族舞蹈中有以刀为道具的刀舞,由数量不等的男性舞者佩刀表演,舞姿刚健有力,舞时无伴奏,最多仅有象脚鼓而已。
傣族以糯米和大米为主食。傣族人酒文化悠久,特别喜欢喝自家酿制的米酒。自古以来傣族地区就盛产优质大米,因此酿造出来的小锅米酒更是通亮透明,清香纯正,醇甜柔和,香味悠长。(蔡荣男)
纺线机在傣语中叫“贡维”。傣族纺线机全是用木头制作的,其结构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带底座的纺轮和一个带动轴。男耕女织是傣族社会的传统分工。傣族女孩十一二岁就开始学习纺线织布,不会纺线织布的女子不为男子喜悦,因此傣族妇女几乎人人都是纺线织布的好手。纺织机还是男女青年恋爱的“道具”之一,在云淡风轻的夜晚,少女坐在竹楼阳台上或者竹楼下优雅地纺线,等待着心上人。女子结婚后,纺线的工作就在室内进行了。傣族女子用纺出来的线编织成美丽的织锦,也叫傣锦。这是一种古老的手工纺织工艺,在汉代史籍中就有傣锦的记载。傣锦图案精美,颜色鲜艳,除了织制筒裙、挎包、床单等日常用品,还织制祭祀赕佛的用品。
这个竹编的小桌名叫篾桌,傣语叫“盆爽”,桌面大多用竹篾编制,其余用藤篾编制,也有通体用竹篾编制的。篾桌形状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也有圆形。(蔡小晃)
男子怀中抱的是斗鸡。傣族男子在农闲时节喜欢在村寨中斗鸡取乐。
这把大扇子是用竹笋叶制成的,打谷子时用来扇去谷壳。傣族的扇子也有用竹篾、薄葵树及棕榈树的树叶编制的。
傣族服饰各地差异较大。基本上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大襟短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彩绸包头。女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大襟窄袖短衣和筒裙,上衣颜色较淡雅,前后衣襟齐腰。女子的筒裙长至脚踝,束腰修形,常用色彩艳丽的条纹布缝制。(蔡荣男)
竹编的衣柜是傣族女子出嫁必备品,用来装衣物。竹编的簸箕,用于簸米,把大米中的谷壳碎片及其他异物与米粒分离开。象脚鼓因外观似大象腿而得名,是傣族舞蹈的主要乐器。象脚鼓一般是用木棉树挖空,蒙上牛皮制成的,鼓声宏壮深沉,有独特音色。根据鼓身长度可分长象脚鼓、中象脚鼓和短象脚鼓三种。长象脚鼓有两米多,主要在德宏一带使用;中象脚鼓约一米五左右,在德宏、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都有使用;短象脚鼓不到一米,主要在西双版纳一带使用。图中是短象脚鼓。象脚鼓是傣族人必不可少的乐器,傣族一年中有很多节日,无论规模大小,每一个节日都少不了象脚鼓。人们只要听到象脚鼓声,内心都会荡起一种兴奋的激情,会纷纷出门观看。象脚鼓不仅在喜庆之日使用,当埋葬百岁老人时,人们也要敲响象脚鼓,以表示送老人“回老家”。傣族认为百岁老人去世,不是死了,而是回家了。根据傣族习俗,妇女一般不能拍击象脚鼓,只有男人才能拍击,所以傣族人认为拍击象脚鼓最能够表现傣族男子的阳刚气质。傣族许多地方有赛鼓之风,赛鼓时,许多象脚鼓同时敲响,鼓声震天,喧声雷动,场面壮观动人。(蔡小晃)

责任编辑 / 周晓红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