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赤水河
——给长江留下一条自然生态河流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11期 作者: 黄真理 

标签: 赤水市   河流   文化地理   水文地理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拥趸来说,最近几年国内每一处梯级开发响起的电钻声,都令他们辗转难寐。尤其是,三峡大坝矗立于淡水鱼类最丰富的长江干流之时,这种忧虑大大加剧。长江鱼类未来的家园在哪里,是许多专业人士一直探索的课题。其中,有一种较为现实所支持的设想,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

寻找鱼类的理想家园

“要求所有的鱼类都不受影响,就不能修坝,但这不现实”,曹先生说。这是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赤水河鱼类的重要理由。作为武汉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和中国鱼类学会理事长,曹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长江鱼类研究,关心长江开发之后,如何最有效地保护长江鱼类。作为葛洲坝以及三峡工程对鱼类影响的专家之一,在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曹先生提出,要进一步深入论证在赤水河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

早在1993年,我到国务院三峡办公室工作,就听说水生所有位研究三峡工程对鱼类影响的专家“曹先生”,他同辈的老朋友们亲切地称他“曹大帅”。我与曹文宣先生认识和交往,从1994年到武汉中科院水生所访问开始。我是晚辈,那时刚开始接触三峡工程,曹先生给我的印象确如“曹大帅”的称呼,有大家风范,平易近人,对长江鱼类如数家珍。从曹先生那里,我第一次知道长江有三百多种鱼,其中很多是特有鱼类,在我国淡水鱼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责任编辑 / 李文靖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