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坝
游走于期望与声讨之间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水坝数量最多的国家,除了怒江和雅鲁藏布江,几乎所有大小江河的干流或支流上都建有水坝,总数超过8.6万座,几乎包括世界所有近代流行的类型。图为黄河干流在三门峡以下惟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黄河小浪底。 (史敬辰 摄)
陪伴国人从远古到今天
国人筑坝,正史始于公元前453年的智伯渠。智伯渠比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水坝——埃及的考赛施坝晚了2500年,然而之后数千年的中华农业文明,却将水坝演绎为极其重要和光彩的部分。公元前256年在四川岷江由李冰主持建造的飞沙堰,作为都江堰的组成部分,在低水时挡水,洪水时泻洪;公元前34年在河南泌阳河上耸立起高15米、长820米马仁陂大坝——这两座水坝,经历代维修,两千多年来一直荫庇着后世子孙。在传统观念中,修建水坝大举水利工程,不但是有功德的壮举,更是国家兴盛的标志。
西方文明横扫世界的几百年间,中国水坝早期的辉煌变得黯淡无光。到1949年,中国建成并能维持运行的大中型水库大坝只有23座,其中起防洪作用的只有松辽流域的二龙山、闹得海和丰满水坝。
责任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