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湿地
青藏高原与黄河共创的神奇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5年第02期 作者: 范晓 

标签: 气候地理   历史地理   水文地理   若尔盖县   湿地   生物地理   

“ 这是双脚老是浸湿的地方,是马足掌印立刻消失的地方,是人和马陷进泥泞中即使侥幸被拉扯上来也要在寒风中战栗的地方。”1935年8月27日,当红军右路军的战士终于看到若尔盖班佑那几座藏民的毡包和一片柳林时,仿佛是行将灭顶的人抓住了诺亚方舟,仿佛是由地狱重返了天堂。若尔盖湿地,这片中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地,正是因为中国现代史上这段最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才变得家喻户晓。
松潘大草原的瓦切湿地。摄影/田捷砚

黄河似乎要返回它的摇篮

黄河之水萌发于昆仑山东端的冰川后,又经过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一带千湖万沼的孕育,便沿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的谷地向东南奔流,开始了它的浩荡之旅。可令人疑惑的是,当黄河走了大约700多公里,来到若尔盖湿地的核心部位——唐克时,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突然掉头由东南流向西北,似乎要返回它初生的摇篮。这是为何呢?

若尔盖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断陷下沉的盆地,由于在高原上它的地势相对低凹,所以也成了黄河上游水系的一个汇流之处。若尔盖盆地东南西北四面分别为岷山、邛崃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环绕,比较之下,其东南方向的邛崃山脉和岷山山脉抬升更为强烈,不仅其主峰四姑娘山和雪宝顶高达6250米和5588米,而且还形成了岷江、涪江、嘉陵江源头的松潘高地。水不能往高处流,在地壳运动的指挥下,黄河不得不打道西回,但这一次是循阿尼玛卿山与西倾山之间的西北走向河谷,进入青海的共和盆地,几乎又走了由源头到唐克的距离,一直到龙羊峡附近,才终于重新找到东流的机会,由此穿山过峡,走出了青藏高原。

责任编辑 / 单琳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