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少数民族的“失重”岁月
标签: 文化地理 民俗村 汤原县 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伦春自治旗
鄂温克
定居和山林间的“钟摆”
这是一个不断迁移的民族。根据历史学家乌云达赉的研究,历代鄂温克人一共进行了7次迁徙。他们有的学会了放牧和农耕,而其中保持了驯鹿文化传统的一支,几百年前赶着自己的驯鹿群渡过额尔古纳河,在大兴安岭北端的密林里搭起了“撮罗子”。他们就是今天使鹿鄂温克的先辈。
“撮罗子”和驯鹿是鄂温克猎民点的两大标志。夜晚,驯鹿在山中觅食,清早,鹿群踏着晨光归来。袅袅炊烟和清脆的鹿铃唤醒了新的一天。(摄于上世纪80年代初)
鄂温克人饲养驯鹿历史悠久,《梁书》记载“养鹿如养牛”。驯鹿对食物的要求很高,以森林中生长非常缓慢的苔藓为主。为了能让驯鹿吃饱,必须靠频繁地迁徙。因此,迁徙是鄂温克猎民游牧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大兴安岭中一幕热闹的演出。迁徙前猎民们先将散养的驯鹿找回来,将能够乘骑和驮物的驯鹿系上笼头,年轻女人牵着驮物驯鹿走在前面,一户接一户,后面是骑在驯鹿上的老幼,队伍两侧是负责驱赶驯鹿的大人和孩子,猎狗也忙个不歇。人的吆喝声、狗的吠叫声、驯鹿的喘息声响成一片,吵醒了整个山林。
责任编辑 / 陈惊鸿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