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重组近代东北

这是上世纪90年代,吉林辉南县的乡村稻田间,人们在吃饭休息的场景。这些妇女的祖辈都是当年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闯关东而来。摄影/桑玉柱
山海关古称榆关,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内地通往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山海关以东,也就是东北地区,在明朝以后又俗称为关东。闯关东中的“关”,指的就是山海关。闯关东是17世纪至20世纪中国内地向关东移民运动的一种俗称,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省的流民,或为生活所迫,或为关东物产所诱,筚路蓝缕地“闯关”或“渡海”前往关东地区艰苦创业。直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地区,移民浪潮才有所消歇。纵观这段历史,其移民数量之众、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影响之巨均堪称中国移民史上最大的移民运动。
起起落落的闯关东大潮
闯关东始于满清入关之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