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梁子崖墓
中国南方最早的壁画墓
这是在德阳市中江县塔梁子汉代崖墓中发现的壁画宴饮图。本幅壁画有3人,右边2人分坐于两个席上,面前各摆有盘,内置物。两盘中间放置的器物似豆类,内置勺。左边第一人执便面(汉代的扇子),右手捧棒,头部清楚,似为奴仆。这幅壁画最为珍贵的是,除了彩绘还有用毛笔书写的隶书题榜。摄影/袁蓉荪
2012年8月的一天,德阳连续的阴雨终于消退了,天空放晴,却又是难耐的暑热。我和摄影师冒着酷暑,前去德阳市中江县的汉代壁画墓采访。中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文管员打开铁门,搬开封堵住墓门的沙袋,由于担心温度变化加速壁画风化,文管员只把沙袋挪了个小口,我们快速跳进墓门。沿着狭长的墓道,文管所老所长王启同陪我们向墓里走去。这是一个漆黑的世界,阴冷潮湿,墓顶的水珠落在地上,“滴答滴答”,在空旷的墓室中回荡着。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诗人陶渊明的这首《挽歌》,不仅写出了汉晋时代的中国人面对死亡的态度,也是汉晋墓葬文化的真实写照。大约从汉代开始,一种崖墓在中国大地,尤其西南地区极为盛行。所谓崖墓,即在崖壁上凿穴筑室,并仿照墓主生前的生活,分割出享堂、墓室、盥洗间、厨房等诸多空间。汉代,崖墓在四川盆地盛极一时,密如蜂巢般分布在长江、涪江、岷江、沱江、嘉陵江、郪江及其支流的两岸崖壁上。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