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崇拜葫芦的民族
中国的56个民族』 专题系列藏缅语族(5)
摄影/陈海汶
时间/2008年10月
地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勐滨村松山林小组
葫芦是拉祜族的图腾物。拉祜族也称『朋雅佩雅』,意为葫芦的儿女。
黑色被拉祜族视为勤劳、尊贵、典雅的象征。
芦笙是拉祜族与神沟通的媒介,芦笙舞是拉祜民族团结聚合的象征。
挎包是拉祜族识别的标志之一
时间/2008年10月
地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勐滨村松山林小组
葫芦是拉祜族的图腾物。拉祜族也称『朋雅佩雅』,意为葫芦的儿女。
黑色被拉祜族视为勤劳、尊贵、典雅的象征。
芦笙是拉祜族与神沟通的媒介,芦笙舞是拉祜民族团结聚合的象征。
挎包是拉祜族识别的标志之一
苏翠薇
拉祜族,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云南省民族学会拉祜族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作有《当代云南拉祜族简史》、《中国节日志·拉祜族葫芦节》。参纂《远去的背影:云南民族记忆》(1949-2009)等。
拉祜族,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云南省民族学会拉祜族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作有《当代云南拉祜族简史》、《中国节日志·拉祜族葫芦节》。参纂《远去的背影:云南民族记忆》(1949-2009)等。
许云华
拉祜族,生长于云南西双版纳,拍摄了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摄影作品,现为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艺术总监。
拉祜族,生长于云南西双版纳,拍摄了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摄影作品,现为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艺术总监。
1拉祜族自称“拉祜”,是一个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目前,中国的拉祜族主要由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族苦聪人、拉祜族老缅人4大支系组成。
葫芦是拉祜族的图腾物。拉祜族也称“朋雅佩雅”,意为葫芦的儿女。拉祜古语“比蒂朋雅”,则意为“人们都是从葫芦里出来”,还有民谚:“说千来了说万来,打开葫芦人类来。”在拉祜族的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中记载了葫芦育人的故事:至上神厄莎,创造了天地日月后,在一棵大树下种了一粒金色的葫芦籽,精心培育,当葫芦成熟时,麂子受惊踩断了葫芦藤,葫芦不知去向。厄莎神历尽千辛万苦找寻葫芦,到了“七山七水汇合处”看见葫芦在水里漂来漂去,先命鱼、马鹿去打捞未成功,后命螃蟹将葫芦拖到岸。这时,厄莎听到葫芦里人的声音,便命小米雀和老鼠啄开葫芦,始祖扎迪和娜迪从葫芦里出来,繁衍了人类,从此有了拉祜族。拉祜族的葫芦节也源于葫芦崇拜,是拉祜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拉祜族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葫芦,拉祜人用葫芦保存籽种,为的是不易受潮,也象征着五谷丰登;拉祜人喜欢把水盛在葫芦里饮用,不仅因为这样的水清凉甘甜,人们也相信葫芦水会使人健康长寿;拉祜人的房屋、生产工具、衣物上都有葫芦标志,表示吉祥如意;拉祜人还把葫芦制成各种用具,如瓢、碗、勺、芦笙等等。传统上成年的拉祜男子出门身上至少要带三个葫芦,一个装水或酒,一个装火药,还有一个就是芦笙。
葫芦是拉祜族的图腾物。拉祜族也称“朋雅佩雅”,意为葫芦的儿女。拉祜古语“比蒂朋雅”,则意为“人们都是从葫芦里出来”,还有民谚:“说千来了说万来,打开葫芦人类来。”在拉祜族的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中记载了葫芦育人的故事:至上神厄莎,创造了天地日月后,在一棵大树下种了一粒金色的葫芦籽,精心培育,当葫芦成熟时,麂子受惊踩断了葫芦藤,葫芦不知去向。厄莎神历尽千辛万苦找寻葫芦,到了“七山七水汇合处”看见葫芦在水里漂来漂去,先命鱼、马鹿去打捞未成功,后命螃蟹将葫芦拖到岸。这时,厄莎听到葫芦里人的声音,便命小米雀和老鼠啄开葫芦,始祖扎迪和娜迪从葫芦里出来,繁衍了人类,从此有了拉祜族。拉祜族的葫芦节也源于葫芦崇拜,是拉祜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拉祜族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葫芦,拉祜人用葫芦保存籽种,为的是不易受潮,也象征着五谷丰登;拉祜人喜欢把水盛在葫芦里饮用,不仅因为这样的水清凉甘甜,人们也相信葫芦水会使人健康长寿;拉祜人的房屋、生产工具、衣物上都有葫芦标志,表示吉祥如意;拉祜人还把葫芦制成各种用具,如瓢、碗、勺、芦笙等等。传统上成年的拉祜男子出门身上至少要带三个葫芦,一个装水或酒,一个装火药,还有一个就是芦笙。
2图中挎包是拉祜族识别的标志之一,男女通用,不仅是男女信物,馈赠礼品,而且可作为装饰品。关于拉祜族挎包还有这样的故事:拉祜族男女在战乱中失散,男子在营救女子的过程中,女子认出自己亲手制作的挎包,才使拉祜男女重相聚。民谚:“不得穿衣婆娘无能,不得吃肉汉子无能,”纺织自然成了评判一个女子是否能干的标准之一。女子纺织多在农闲时期,一般是秋收后,从农历冬月到翌年春季拉祜年前后,女子便会三五成群邀约在一起纺织。挎包制作以纺、镶、嵌、绣、拼、挑等多种手法结合,工序复杂。成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还具有鲜艳、美观、结实的特点。
3拉祜族源于羌人族系,先秦时期就由甘青高原往南迁移,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由川西迁入云南。公元10世纪以后,拉祜族祖先从大理、楚雄一带分东西两路南迁,东路拉祜西顺哀牢山西侧和无量山东侧南下;西路拉祜纳经弥渡、巍山,渡澜沧江到达今临沧,然后迁到澜沧、勐海一带,逐步形成了今天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主要集聚区的分布格局。
由于拉祜族的不断南迁,所以拉祜服饰既有北方民族服饰的特征,又具有南方民族服饰的特点。高开衩的长袍是甘青高原妇女服饰的典型款式,而婀娜多姿的短衣筒裙型,则为南方民族的常服。
黑色被拉祜族视为勤劳、尊贵、典雅的象征,因此,传统拉祜族服饰均以黑色为基调。照片中拉祜纳妇女服饰分为长衣筒裙型和短衣筒裙型。长衣筒裙型,上衣是高开衩的长袍,下衣是长筒裙,多为拉祜族老年妇女穿着。短衣筒裙型,上衣的齐腰短衫无领、窄袖口,下衣是筒裙,看上去婀娜多姿,多为拉祜族中青年妇女穿着。
拉祜族服饰文化符号承载着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往往与神话传说、民族迁徙、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相关联。例如,拉祜族长衣手臂部位有三道明显的红色花纹,象征着拉祜族在迁徙历史中发生的三次大的战争。拉祜妇女头上缠着的一两丈长的包头巾,包头两端各留33根长穗,则是为纪念一次战争的突围——在这次突围中拉祜男子用99条包头救出了被官府关押的妇女,然后分33路逃出了官府的城墙。
由于拉祜族的不断南迁,所以拉祜服饰既有北方民族服饰的特征,又具有南方民族服饰的特点。高开衩的长袍是甘青高原妇女服饰的典型款式,而婀娜多姿的短衣筒裙型,则为南方民族的常服。
黑色被拉祜族视为勤劳、尊贵、典雅的象征,因此,传统拉祜族服饰均以黑色为基调。照片中拉祜纳妇女服饰分为长衣筒裙型和短衣筒裙型。长衣筒裙型,上衣是高开衩的长袍,下衣是长筒裙,多为拉祜族老年妇女穿着。短衣筒裙型,上衣的齐腰短衫无领、窄袖口,下衣是筒裙,看上去婀娜多姿,多为拉祜族中青年妇女穿着。
拉祜族服饰文化符号承载着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往往与神话传说、民族迁徙、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相关联。例如,拉祜族长衣手臂部位有三道明显的红色花纹,象征着拉祜族在迁徙历史中发生的三次大的战争。拉祜妇女头上缠着的一两丈长的包头巾,包头两端各留33根长穗,则是为纪念一次战争的突围——在这次突围中拉祜男子用99条包头救出了被官府关押的妇女,然后分33路逃出了官府的城墙。
4照片中后排男子肩挑着一个犁头,看起来很平常的工具为何会被如此突出地展示呢?这和拉祜族的农业生产有关,因为拉祜族居住在亚热带山区,以种植旱稻、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在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森林茂密的山地农业中,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处于刀耕火种的状态下,具有“土地抛荒”的“轮歇”特点。生产劳动和采集捕猎活动中广泛使用木锄、木锹、木锤和木推等木竹工具。
近现代以来,拉祜族才向其他民族学会了冶炼,学会制作锄、镰刀、斧头、钐刀等铁质工具,但犁头等大宗的铁质工具一般还是从外地输入。铁质犁头、锄等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对提高农业生产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下,为犒劳锄头、犁头等生产工具在生产劳动中的功绩,澜沧、孟连、勐海等地区的拉祜族,在欢度传统盛大的“扩塔节”(拉祜年,相当于汉族春节)时,舂好的糯米粑粑除要祭献祖先神,还要祭献犁头、锄头等工具。
近现代以来,拉祜族才向其他民族学会了冶炼,学会制作锄、镰刀、斧头、钐刀等铁质工具,但犁头等大宗的铁质工具一般还是从外地输入。铁质犁头、锄等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对提高农业生产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下,为犒劳锄头、犁头等生产工具在生产劳动中的功绩,澜沧、孟连、勐海等地区的拉祜族,在欢度传统盛大的“扩塔节”(拉祜年,相当于汉族春节)时,舂好的糯米粑粑除要祭献祖先神,还要祭献犁头、锄头等工具。
5芦笙是拉祜族与神沟通的媒介,芦笙舞是拉祜民族团结聚合的象征。拉祜族认为芦笙能与厄莎神通话,悠扬的芦笙能使散居在不同山头、山脚、箐边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聚合在节日庆典中,庆祝丰收、传递孝道、展示民族物质和精神之美。芦笙舞是最具拉祜民族特性的舞种。
芦笙象征拉祜族男人。男孩从七八岁就开始学吹芦笙,芦笙从此将伴随着他的一生。他们吹奏芦笙,不是为了追求音乐追求艺术,而是吹芦笙就是他们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除在每年春耕下种前用蜂蜡“封笙”外,吹奏芦笙并不需要特别的节日或者理由,也不拘泥于什么场合,在劳作的山林间、居家休闲或赶集时,都可以随手掏出芦笙来吹奏一段,吹奏时也不一定有固定的乐谱,而是乐由心生,信口吹来。电影《芦笙恋歌》,让悠扬的芦笙乐曲声响彻了全国。
芦笙象征拉祜族男人。男孩从七八岁就开始学吹芦笙,芦笙从此将伴随着他的一生。他们吹奏芦笙,不是为了追求音乐追求艺术,而是吹芦笙就是他们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除在每年春耕下种前用蜂蜡“封笙”外,吹奏芦笙并不需要特别的节日或者理由,也不拘泥于什么场合,在劳作的山林间、居家休闲或赶集时,都可以随手掏出芦笙来吹奏一段,吹奏时也不一定有固定的乐谱,而是乐由心生,信口吹来。电影《芦笙恋歌》,让悠扬的芦笙乐曲声响彻了全国。
6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竹器:篾桌、背箩、簸箕、墩箩、鸟笼等,生产、生活器具一应俱全。竹编是拉祜族男子的传统手工艺,以大山深处的竹类、藤类等植物为原料,编织工艺精巧程度可达到滴水不漏的水平。编织器除自己使用外,历史上多为换取黄烟、食盐、火柴、布匹或旧衣等,现多出售。编织器在拉祜族的生活中使用广泛,可作盛水的筒,作饭盒和菜盆等炊具,作酒杯、羹匙等饮器;还可用背箩、背包、墩箩等背运或盛装粮谷。传统生活中竹子更是制作各种狩猎工具的原料,可作弩、箭或猎获野兽的器械。有些拉祜族地区家长将背箩赠予新婚夫妇,象征着新婚夫妇将要同甘共苦共同生产劳动。
1生活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的拉祜族为“拉祜纳”,是较好地保存了古老传统的一个拉祜族支系。拉祜年是分大年和小年的:大年从农历年三十到正月初五,是“女人的年”;小年从农历正月初七到初九,是“男人的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年过年时,因为男人们到离家很远的山里打猎赶不回来,等男人们回来时,为了让辛苦的男人们高兴,女人们又重新过了一次年(小年)。另一种说法则说,拉祜族的勇士们为了保卫家园,离乡远征,等勇士们凯旋归来的时候,年已经过去了,为了庆祝胜利,拉祜人又重新过了一次年。
过大年的时候,全村老幼齐聚,开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举行祭拜仪式。仪式起始,长者入场舞蹈,围观的人们互相抛撒米粒,并发出“洒——洒——”的声音,相互微笑祝福,顿时间满地铺就一层白米。
过大年的时候,全村老幼齐聚,开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举行祭拜仪式。仪式起始,长者入场舞蹈,围观的人们互相抛撒米粒,并发出“洒——洒——”的声音,相互微笑祝福,顿时间满地铺就一层白米。
2拉祜纳过年其实是一个祭拜先民和神灵的过程。年的最后一天,人们抬着用绵纸做的幡和纸扎的“伏比节”(拉祜语音译),敲锣打鼓,列队走向小庙。人们在小庙外面逆时针绕三圈后,再把所有的祭祀品抬进小庙的主殿。祭师走到大殿外的一个木槽旁,开始念祝辞、点蜡条、滴水、撒米。妇女们迅速围拢来,重复着祭师刚才的动作。她们不断地往木槽上放米饭,米饭很快就堆满了木槽,掉落到地上。女人们又把南瓜、黄瓜、苤菜等放在旁边的地上,奉献的物品数量越来越多,几乎堆成了一座小小的瓜果山。
3拉祜纳逢年过节会扎纸象祭神。纸象用竹篾编成躯干、竹竿做四肢、尾巴则非常有创意地用稻穗做成,最出其不意的是用芋头和西番莲果实做成的公象的生殖器,非常形象。扎纸象的工作由全寨男人轮流做,要扎一公一母两只。过大年的第一天,村民们把纸象抬入祭师家的屋内,并排放在芭蕉叶上,前面放上用竹子和蜂蜡做成的祭祀品,昼夜撒米祭拜。第三天村民们热热闹闹地把纸象抬到村口的小庙摆放,供奉给神灵。
4辞旧迎新之际,拉祜山寨要上演一幕杀牛分肉心惊肉跳的戏:一头肥壮的水牛被牵到寨子后面的山坡上,人们把牛用粗绳拴在一棵红毛树下,壮汉提起砍刀,麻利地在牛的4个膝盖处各砍一刀,牛颓然下跪,然后用削尖的竹竿从牛肋骨的部位拼命狂戳牛的心脏,一片红色的血雾喷涌而出。片刻间,开膛破肚,分肉开始。山寨遵循着按户平均分配的古老习俗,牛肉、牛肠、牛心、骨头都要保证家家有份。很快,牛肉和各种内脏被分成一堆一堆的,整齐地摆放在篾席上,各家女人用背篓装了回家享用。
5布朗山乡的拉祜族每年年底过大年,长街宴是最具特色的传统风俗。村里的女人从各自的家里抬出一个小篾桌,准备好丰盛的饭菜、茶水和酒,在村中央的空地一字摆开数十桌。长街宴开始时,是寨主祷告,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后大家举杯庆祝,一饮而尽。动筷之前,每个人拿出陀螺来,把酒、肉和饭各抹一点在陀螺的尖顶上。只有参加之前陀螺比赛的男人才能入席,老人、妇女和儿童只能围观。宴席是流动的,人们只能蹲在地上,没有一人坐凳子,吃上两口,就要向右边移动一点。要是有人贪恋眼前的饭菜不愿移动位置,其他的人就故作腔调地发出“咳——咳——”的声音,既是吃出热闹的气氛,也催促旁边的人快快挪位置,每家的饭菜都要尝一遍,这样做的意义是要大家团结互助、齐心协力。人们一边吃一边不忘往陀螺上抹些酒菜。在男人们吃“长街宴”的同时,寨主的妻子带着七八个老妇人在旁边走了一圈又一圈,歌唱着并用脚搓起灰尘来,她们是在模仿平日的田间劳作,寓意是种田时女人们勤快地拔草,田里杂草不生、谷子长势一片大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