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的苦聪人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04期 作者: 李云 

标签: 文化地理   

在拉祜族中,有一个特殊的支系,他们是中国民族中最原始的支系之一,长期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他们的生活习俗、服饰、语言等都与其他的拉祜族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自称是“苦聪人”。
李云,苦聪“猫公”的后人,大山里走出的拉祜族大学生,长期在拉祜山乡从事基层行政工作,现任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外事侨务办主任。
图1
苦聪人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最原始的一支,20世纪50年代民族工作者在云南省中越边界的原始森林里发现了他们。被发现时苦聪人基本处于原始社会形态,长期与世隔绝,在生活和生产中都保留着许多原始残余,左页图为刚被发现时一个苦聪家庭的合影。苦聪人实行氏族外婚,男子要数年乃至终生从妻居住,图1为躲在树丛中谈情说爱的苦聪恋人。生活在山林里的苦聪人缺衣少食,甚至根本没有衣物,男人们就用火把芭蕉叶烤卷,然后围在腰间充当围腰(图2)。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待放的季节,也是我们苦聪人最有盼头的季节。在过去,只要春天一到,我们苦聪人全家老小都要到原始森林里采摘野果、香菌、木耳等,还要准备好上等的弓弩去打飞狐、松鼠、野鸡等猎物,只要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我们统统照单全收。如此下来,一整年的口粮也算有着落了。

在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你是找不到苦聪人的席位的。1985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苦聪人被划归到拉祜族,成为拉祜族中最特殊的一支。说苦聪人特殊,是因为苦聪语和澜沧的其他拉祜族语言有着明显的不同,虽然语音单词上有些比较相近,但相互之间无法进行交流,生活习俗也不大一样。这和苦聪人一直生活在深山里、与外界长期存在着隔阂的历史有关。

责任编辑 / 张璇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