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旱中成长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第10期 作者: 王辰 

标签: 地质地理   土壤地理   生物地理   气候地理   林地   

无论洛阳的牡丹,还是大理的山茶,放之荒漠,定然香消玉陨,因为它们并未在长年抵御风沙和干旱的磨砺中,进化修习出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荒漠植物,是整个地球上最耐干旱的植物类群,至于这些植物究竟如何来到荒漠,是曾经沧海如今戈壁的转变,还是被其他地方的强势种类排挤到此?似乎二者兼而有之。我们可以把荒漠植物看作挑战严酷环境的先锋,或者坚守阵地的勇士,要在干旱的环境中世代繁衍,它们必须演化出一套应对策略。
为了保存水分,应对干旱的威胁,很多荒漠植物的叶片特化为革质、蜡质。相比于湿润地区,旱生植物的叶面积通常要小很多,其中一些种类的叶片边缘甚至特化为刺状。摄影/moodboard/c

如果植物有口能言,相信它们之中的大多数并不情愿在荒漠定居。然而无论森林、草地乃至城市的边角之间,都已被各样绿色植物所挤占。与其在水草肥美之地与同类苦苦争夺资源,不若换个生活方式,在条件艰苦的干旱区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

灌木:惜水如金

灌木与半灌木是荒漠中的主导,它们与所有荒漠植物一样,面临一个最为艰巨的课题:如何取水,如何保水。无论是知名的荒漠代表梭梭、霸王、柽柳,还是我们不甚熟知的白刺、沙拐枣、琵琶柴,它们对于水分的态度都是开源节流,如同勤俭持家一般,绝不轻易浪费。

责任编辑 / 高新宇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