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农民时代
邵家30年中搬了6次,是以住宅有了整整7代
1975年前 第一代 草房
1980年前 第二代 兵营式二层楼房
1981年 第三代 四开间二层楼房,马头墙、翘屋檐
1984年 第四代 单家独院式二层楼房
1990年 第五代 有了室内卫生间
1995年 第六代 红瓦白墙二层半中式别墅
现在 第七代 带车库二层半蓝色尖顶西班牙式别墅
户主 邵伯树 45岁 场办工厂管理员
妻子 陈素珍 43岁 场办工厂工人
长女 邵佳英 21岁 中国美术学院大二学生
次女 邵佳楠 13岁 初中学生
全年约11.4万
1975年前 第一代 草房
1980年前 第二代 兵营式二层楼房
1981年 第三代 四开间二层楼房,马头墙、翘屋檐
1984年 第四代 单家独院式二层楼房
1990年 第五代 有了室内卫生间
1995年 第六代 红瓦白墙二层半中式别墅
现在 第七代 带车库二层半蓝色尖顶西班牙式别墅
户主 邵伯树 45岁 场办工厂管理员
妻子 陈素珍 43岁 场办工厂工人
长女 邵佳英 21岁 中国美术学院大二学生
次女 邵佳楠 13岁 初中学生
全年约11.4万
邵伯树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红山农场的农民。这个农场在钱塘江南岸,对岸就是“人间天堂”杭州市区。农场里90%的农民都和邵家一样,住着小别墅。
农场起初名不副实,因为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初建时目标是盐场,利用钱塘江的潮水在滩涂上晒盐。那时邵伯树在上小学,他们住的是草房,人均年收入73元。没过几年,政府筑堤围垦,红山盐场被围在堤内,潮水进不来,晒不成盐,改种棉花和水稻,他种了几年田。再后来,这里建起了水泥厂,他在1981年进厂当工人,但从此告别了土地。再过4年,开始做管理人员,一年就成了万元户。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