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山”敢上因景美
马来西亚的“刀山”PK中国的石林
沙捞越姆鲁石林是由第三纪的石灰岩经150万年溶蚀、侵蚀而成,密布在山崖之上,片片直立,高耸入云,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石林之一。
图1
沙捞越姆鲁石林
沙捞越姆鲁石林
图2
比规模:精华集中,群星灿烂
云南路南石林(2)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的精华”,它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在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中心景区内世界各地的石林仿佛汇集于此。沙捞越姆鲁石林(1)构成单一,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剑状石林分布区,它的面积比云南路南石林要小很多。
摄影/杨新民
比规模:精华集中,群星灿烂
云南路南石林(2)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的精华”,它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在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中心景区内世界各地的石林仿佛汇集于此。沙捞越姆鲁石林(1)构成单一,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剑状石林分布区,它的面积比云南路南石林要小很多。
摄影/杨新民
攀岩
这座石灰岩构成的山的名字叫做“API”,海拔1700余米,而我们出发的营地则处于海拔100米左右的河谷。山的坡度极为陡峭,很多地方需要借助绳子、藤蔓才能攀爬上去。为了登上这面竖直的崖壁,执行总编单之蔷小心翼翼地踩着石尖、揽紧绳索。这是一次 “攀岩”,他身下遍布着刀尖状的石刃,仿佛置身“刀山”。
这座石灰岩构成的山的名字叫做“API”,海拔1700余米,而我们出发的营地则处于海拔100米左右的河谷。山的坡度极为陡峭,很多地方需要借助绳子、藤蔓才能攀爬上去。为了登上这面竖直的崖壁,执行总编单之蔷小心翼翼地踩着石尖、揽紧绳索。这是一次 “攀岩”,他身下遍布着刀尖状的石刃,仿佛置身“刀山”。
沙捞越——喀斯特的圣地
雨,不停的雨。屋顶被雨点敲击的像是架子鼓,没有一丝“残荷听雨”的浪漫,倒像是千军万马在屋顶衔枚疾走。一股股水流从屋檐倾泻而下如瀑布。雨是一阵一阵的,突然而来,倏忽而去,我统计了一下,从早6点到晚6点,12个小时里,下了10场雨。每一线雨好像都有一个铅坠儿坠着,直直的,沉沉的。风雨——这是我们温带人的经验,在赤道的热带雨林里,没有风,只有雨。几天来都是如此。这里年降雨量4000—5000毫米,约为北京的10倍。
我们是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姆鲁山国家公园5号营地。这里离马来半岛的吉隆坡很远很远,隔着大海,确切地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海岛——加里曼丹岛,岛的北部属于马来西亚和文莱,南部属于印尼。人们习惯称这部分马来西亚为“东马”,以便跟马来半岛的“西马”相区别。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