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俗 民之心
万物复苏中人的狂欢
标签: 文化地理
每年农历二月十四,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县睢水镇的“踩桥会”,都会吸引绵阳市区、北川羌族自治县、德阳市甚至成都等地的数万名群众前来参加。这座拱形古石桥,名为“太平桥”,传说在太平桥上往返行走三次,然后在桥头的祠庙里烧香拜佛,可给全年带来福气。有的人则挤上桥顶,将自己从家中带来的破旧衣物从桥上丢入河水中,更有甚者,将零钞钱币一并抛下,寓意“抛弃邪恶,消灾祛难,蚀财免病”。桥下的河道中同时也出现了一群手拿捞网捞取钱物的人。摄影/何军
中国人享受春天,从吃开始。春天时令饮食品种很多,春韭、春笋、香椿芽、嫩蒿、荠菜、榆叶、春茶、春酒等等。
立春时节,人们为了迎春应节,要吃春天新生菜蔬,如生菜、萝卜,以及包裹这些生鲜菜肴的春饼、春卷等,将这些菜肴置于盘中,名曰“春盘”,杜甫《立春》诗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民俗社会将享用春盘的过程,称为“咬春”或“尝春”。春盘在古代也叫“五辛盘”,因为盘盛五种辛辣生菜得名,一般是葱、姜、蒜、韭菜、萝卜等,取迎新之意。
责任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