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尼人的“水石天堂”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第10期 作者: 朱千华 

标签: 文化地理   地质地理   石林   石林彝族自治县   

“石林”是一种美妙的景观,也是令人闻之生畏的“石漠化”的典型表现之一。在滇东的大地上,存在着一片中国最壮丽的石林,而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撒尼人,却坚定地将这片顽石密布的山河视作自己的“天堂”。那儿的人与自然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就让我们的作者带领我们去看一看。
石魔窟还是“阿着底”?
生活在石林中的撒尼人在历史上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先民们一直在寻找着一片名叫“阿着底”的地方,那里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人人幸福快乐。今天,撒尼人已在这片遍布顽石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在千百年的适应、协调和共生中,他们已将石林视为自己的天堂“阿着底”。 摄影/李贵云

2011年8月,我和摄影师来到了云南的石林彝族自治县,这一中国最为著名的喀斯特石林景观地,去寻访那里的诸多撒尼人村庄。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解答一个曾长久困扰着我的疑问:这里虽然有奇异的景观,但遍地顽石,是典型的石漠化地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的专家曾告诉我,喀斯特地区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成土速率极慢,可就在这生态天生脆弱的大地上,由于碳酸盐岩的可溶性,四通八达的地下暗河等往往将地表水尽数吸吮,土地的蓄水保墒能力很差,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在许多喀斯特地区,这种与贫穷紧密交织的恶劣环境往往被当地人视为“石魔窟”。然而,我却又听说,这儿的撒尼人给予了自己的家园一个诗意的名字——“阿着底”。在撒尼语里,“阿着底”的意思是“水石天堂”。通俗地说,类似于“香格里拉”或是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另类荒漠——石漠化的大地
这片旷野展现了石漠化地区生存条件的残酷。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下,石漠化山地岩石裸露率高,土壤少,贮水能力低,岩层漏水性强,极易引起缺水干旱,而大雨又会导致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山穷、水枯、林衰、土瘦。石林中撒尼人的家园,便位于典型的石漠化地区。摄影/李贵云

贫瘠坚硬的顽石王国如何与“世外桃源”、“天堂”这类美妙、梦幻般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决定做一回撒尼人的鱼,去寻找他们的“阿着底”。

责任编辑 / 陈惊鸿  图片编辑 / 孙毅博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