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插图不是工作,是纸上旅行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第10期

标签:

为了使插图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于继东和助手把相关的专家论文、摄影集、画册,以及《中国国家地理》曾经做过的喀斯特文章全都翻检出来,详细研究了一番。“如果给我更多的时间,我希望画出更好的质感和细节来。”摄影/王宁

北京东五环外环铁艺术区,一间由废弃的铁路仓库改建的工作室。工作室外的风景层峦叠嶂:近处是一片菜园,菜园外是被芦苇环绕的池塘,柳树和白杨组成的绿色藩篱,横亘于池塘和五环之间,更远处是铁路。本期喀斯特专辑里的20多张插图,基本上都由插画师于继东和助手王庆坤一起,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包括中秋),完成于这间工作室内。

工作很辛苦,好在于继东对喀斯特并不陌生:山东淄博的老家附近有溶洞,小时候便去过,了解碳酸钙、碳酸盐的概念,也熟悉溶洞内的沉积物;念书时,曾随学校去贵州做过田野考察,走访了大面积的喀斯特地区,包括日后以“南方喀斯特”之名而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荔波。但将记忆里的视觉印象,变成纸上插图,而且类型远多于洞穴、范围远超过贵州,并非易事。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