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从样板到景点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第06期 作者: 梅冰 王牧
来到大寨参观的人们摆出的姿势和30年前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人群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70年代,大寨曾经迎接了来自全国的960多万人,还有来自世界134个国家的25000多名外宾(其中包括22位国家首脑)。
传说“大寨”的诞生是因为宋代的官兵曾经在这儿安营扎寨。如果这个传说可靠的话,那么大寨在从宋代到民国的近1000年里,应该是山西最寂寞的村子之一,因为直到民国时期的山西《昔阳县志》上,还没有“大寨”的名字。大寨拥有历史记载的年月,还不如村里那棵大柳树长。据说这棵大柳树有100来岁,是解放前大寨穷苦人上吊的地方,所以当时叫“苦人树”;解放后,特别是70年代,大寨成了全国最热闹的村子,大柳树下莺歌燕舞,于是人们改叫它“乐人树”。改革开放之后,据说大柳树又改了称呼,直接叫“大柳树”。
昔日战天斗地的狼窝掌梯田上,站着刚刚植完树的女社员,她们健壮的背影让人依稀可以想象当年大寨人的豪迈。现在大寨正退田还林,就要与所有的梯田告别了,到那个时候,狼窝掌“梯田”将成为狼窝掌“梯林”。
大寨人曾经梦想把大寨的梯田修成太行山的锦绣江南。
狼窝掌
火热土地上的创业历程
我们来到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站在村口就可以望见著名的狼窝掌梯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