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已然升空
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第05期 作者: 施剑松 

标签: 文化地理   

2003年5月,中国第三颗北斗卫星顺利升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建立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由三颗卫星构成的中国第一代北斗系统,功能可覆盖中国全境。2007年4月发射的第五颗北斗卫星开启了中国第二代北斗系统的建设阶段。从2000年到2007年4月,中国共发射了五颗北斗卫星,有望在2008年之前构建在亚洲范围内使用的卫星定位系统。中国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目前已经升空的5颗北斗导航卫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GPS广域差分功能。

2007年4月14日4点11分,西昌发射场。“5、4、3、2、1,发射!”随着倒计时口令,一团巨大的橘红色火焰从长征三号甲火箭下方喷出,推动52米长、重达239吨的火箭徐徐从发射架上升起。上升的巨大火箭速度越来越快,很快化成空中一个亮点消失在凌晨的天空。14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向发射场传回信息,“星箭分离成功,卫星成功定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介绍,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M1),是中国第二代北斗导航系统(COMPASS)建设计划中的一颗卫星,飞行在高度为2.15万公里的轨道上。

卫星定位系统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来确定待测点位置。以美国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为例,地面终端设备只要同时接受4颗以上GPS导航卫星发出的信号,就能给出用户所在位置的信息。

责任编辑 / 刘晶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