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水梦
自由流动中国水?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第05期 作者: 喻尘 

标签: 水文地理   文化地理   

在农业社会,水源的消失对一个地区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古人往往会通过迁徙来寻找更适合生存的土地。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则能够以水就人,通过水利工程的调丰补欠来对付水源的短缺,但伴随着辽河、黑河、塔里木河、永定河甚至黄河的断流,中国的北方已无法承载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人口规模和用水需求。“藏水北调”,“南水北调”,“小江调水”,一个个极其宏伟的梦想在酝酿中。大规模调水历来毁誉参半,福音还是灾难,人们正在华夏大地上小心翼翼地求证着。
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08年全部竣工。大坝全长2309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大坝。作为长江开发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大坝拥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功能。随着北方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它还将担负起向北方供水的任务。

“我们已经给中央领导写过5次信了”,3月小阳春的一天,北京,在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郭树言点燃了一支香烟,“短期内,长江水是进不了北京的。”他透露了一个信息,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出现了一些波折,进展并不如当初计划的那样顺利。

郭树言进言中央是从2001年4月开始的。他和李世忠、魏廷铮等水利专家提出了另外一种调水方案:在三峡水库重庆开县小江段取水,利用三峡电力将长江水提升380米,送往城口,然后通过305公里的输水隧道、渡槽和长120余公里的天然河道,穿过秦巴山地,在咸阳附近入渭河,最后经黄河小浪底水库调节后输水到北京。这一宏大的设想被称为“三峡水库引江济渭济黄工程”,简称为“小江调水”。

责任编辑 / 杨浪涛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