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阴影
约瑟夫·洛克的功与过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2年第10期 作者: 和铹宇 

标签: 地理人物   历史地理   古城   

在约瑟夫·洛克这个名字的后面,排列着一大堆迷雾般的称号。从植物学家到民族学者;从地理学家到探险家;从丽江纳西学之父到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从云南文化巨人到西方植物大盗……,这个丽江最有名的外国人几乎已经成为云南西北部这块土地的代名词。其实,藏在他“硕大”身躯下的是一个孤独的精神流浪者的浓浓的阴影,他的数次科学考察均以漏洞百出的丰硕成果而告终,这个跨数个学科的怪才制造了太多的科学谬误和陷阱。然而,他多年来搜集的大量民族学数据和植物标本以及他所拍摄的数万幅照片依然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文献和实物资料。无论他的一生是如何毁誉参半,洛克的确已成为认识滇西北民族地理历史的一把钥匙。让我们一起走近洛克,一起走近他眼中的云南,去拨开那段历史的云烟。
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不知已有多少西方人就是拿着洛克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的文章来到了云南、来到了丽江、来到了这个洛克曾生活和工作过多年的雪嵩村。据村中的长者说,茂盛地生长在村口的这棵大树就是洛克当年亲手种植的。

从四处流浪的植物学家到漏洞百出的地理学者

约瑟夫·洛克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1884年洛克生于维也纳一个仆人的家庭,他6岁丧母,13岁开始自学汉语,18岁开始在欧洲各地流浪,随后又在北美和加勒比海等地漂泊,1907年他到了夏威夷,在不到12年的时间里,自学成才的他从夏威夷森林与国土部门的一个植物采集员成为一个一流的植物学家,并在夏威夷大学任植物学教授。此外,这个怪才还精通匈牙利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和汉语等语言。

1922年2月洛克受美国农业部派遣,来中国云南寻找抗病毒的栗子树种。这是他渴望已久的第一次中国之行。自鸦片战争以后,动植物资源丰富的中国西南边疆便成为了西方探险家的“乐园”,英,法,俄等国的植物学家纷纷到这里来分一杯羹。洛克在这方面的“职业素养”自然也毫不逊色。当时美国农业部的大卫·费乐德告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洛克正巧在云南考察,《国家地理》杂志于是同意为1923年2月洛克在云南的探险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在《国家地理》杂志的资助下,在短短几个月内洛克就收集了60000件植物标本、1600件鸟类标本和60件哺乳动物标本。

责任编辑 / 王牧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